拉赫玛尼诺夫“用心写作的音乐”,不被音乐家接受,也未曾受大众好评。而他身处的音乐时代,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历史大转折时代,当时的勋伯格开创了无调性的序列音乐,斯特拉文斯基革新了新古典主义,唯独只有拉赫玛尼诺夫,仍然坚守着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在20...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为了纪念他,水星上位于27.6°N, 302.4°W的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陨石坑 拉赫玛尼诺夫兼具了肖邦的浪漫、李斯特的技术,但他比舒曼、勃拉姆斯更阴郁,更深沉,也更煽情。
老拉的个人音乐成长与音乐史发展从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历史大转折构成完全的时间平行,而他的创作虽然绝大多数写于20世纪,但在美学旨趣与风格指向上却与“现代音乐”的理念和技术背道而驰,属于自甘落伍的死硬“保守党”——为此,拉赫玛尼诺夫就成了音乐史上一位有名的尴尬人物:他的不少名作在演出舞台和唱片...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和指挥家,是引领世界乐坛进入新世纪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涵盖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声乐曲等几乎所有体裁,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当今音乐会舞台上演率最高的经典曲目之一,深受广大乐迷的喜爱。拉赫玛尼诺夫祖上本是...
似乎所有的杰作都是天才与苦难相互激荡的产物,在经历了姐姐与父亲相继离世、贵族旧世界的崩塌陷落、精心创作的《第一交响曲》首演惨败等一系列人生的重大打击和挫折之后,拉赫玛尼诺夫陷入了重度抑郁症。来自内部与外部世界全盘的价值否定、信仰失落和自我怀疑,让他整整三年无法写出一个音符,“我就像中了风似的,”用...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于1917年12月23日离开俄国,他当时44岁,几部大受好评的音乐作品已经使他颇为富有。他把所有的卢布都用于家族置业,但后来房产被充公,版权也被收归国有。来到哥本哈根时他身无分文,妻子娜塔莉亚在柴火灶台上熏黑了双手,拉赫玛尼诺夫则在那里烘热手指再去弹琴谋生。在斯堪的纳维亚举行了一圈热身...
正在播放[艺览天下]触动人心的音乐家 拉赫玛尼诺夫 《艺览天下》 20230710 走进城市艺术地标——苏州交响乐团 00:50:19 本期内容 [艺览天下]为苏州注入艺术活力的新乐团 00:01:17 [艺览天下]音乐总监 聚焦音乐事务的管理者 00:01:38 [艺览天下]融入国际视野的年轻乐团 00:02:20 [艺览天下]大胆实践 引领...
拉赫玛尼诺夫9岁时一家人从诺夫哥罗德州迁居圣彼得堡,在那里他考入音乐学院。虽然学得很快,但他经常逃课,家里决定把这个淘气的孩子送到莫斯科的私立寄宿学校。在那里,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尼古拉·兹维列夫(Nikolai Zverev)严格要求拉赫玛尼诺夫,每天练琴数小时。7岁跟祖父演奏贝多芬和舒伯特的作品 时至今日,拉赫玛...
1873年的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以下尊称拉赫)出生在俄罗斯奥涅格的一个贵族地主家庭。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而拉赫也从小展示出超高的音乐天赋。6岁时,父母请来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的女钢琴家安娜·奥纳茨卡来教拉赫弹钢琴,从此,拉赫的音乐之旅正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