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背景都产生了代表同情、怜悯和爱等概念的神圣人物形象:中世纪欧洲的圣母玛利亚和中国帝国的观音。 这些例子提出了有趣的问题,即前现代艺术家如何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可视化神性的不同方面。基督教和佛教虔诚者分别以相似的方式和原型理解圣母玛利亚和观音,尽管它们直到亚洲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后期才直接影响彼此。几...
费雷拉神父痛苦异常,悲哀的向圣母玛利亚祈祷,结果梦到观世音菩萨,告诉他可以把玛利亚的塑像雕塑得很像观世音菩萨,叫做“观音玛利亚”,要祈祷时,就以他作为玛利亚,如果被怀疑而必须对着圣像践踏、吐痰时,则以其为观音菩萨。结果这尊“观音玛利亚”帮助了许多基督教及天主教信仰者保持其信仰。于佛教,这尊“观音...
如何在各自不同文化背景下,巧合的使用了相似的意象原型来诠释观音和圣母玛利亚。在西方基督教,圣母玛利亚是主耶稣的母亲,作为一个神圣的母亲形象,她在艺术品中总是被诠释成善解人意的形象。而东方的观世音菩萨,最初是一位男性或者中性的形象。一贯被当作一位极富同情心的救世主,倾听人类的苦难,这也是跟玛利亚...
此帧南方三圣圣像,即:地藏菩萨、道明法师、闵公护法与谛听神兽之尊形,为本书作者上官玉华居士亲游地狱时所见之真实示现,请画师虔恭绘制,再经地藏菩萨指导修正完成,实为不可多得的珍稀宝相。 若读者同修瞻礼、供拜、诵念,定必灾消福集,家宅永安,现生同生净土,来世圆成佛道。 《阴律无情》一书,上官玉华师兄...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玛利亚观音形象 摘要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中有许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玛利亚观音”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一种产物。本文通过对比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圣母形象与基督教文化中的圣母形象,进而对芥川创作的“玛利亚观音”形象做进一步分析。
不知你是否玩过一个游戏叫“侍魂,”听说过一个名字叫“天草四郎时贞”。玛利亚观音是当时日本人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德川幕府视天主教为异教,日本人只能以这种方式偷偷参拜,但是后来幕府还是和天主教徒打了起来,史称“岛原之乱”,也就是侍魂一代的故事背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8-25 18:59 回复 兔...
有一天,这个神父梦见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告诉他可以把玛利亚的塑像雕塑得很像观世音菩萨,叫做「观音玛利亚」,要祈祷时,就以他作为玛利亚,如果被怀疑而必须对著圣像践踏、吐痰时,则以其为观音菩萨。结果这尊「观音玛利亚」帮助了许多基督教及天主教信仰者保持其信仰。於佛教,这尊「观音玛利亚」则被称之为「...
粗看起来这座观音像就是普普通通的观音造像,但是旁边的介绍,却令人直呼哇塞。 这里倒是触及到了笔者的知识盲区,查询资料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段故事:福建的德化窑瓷器,竟然曾经在日本被当做“玛利亚”像加以崇拜,而这背后反映的,是基督教在日本传播的兴衰史,以及背后新教国家和天主教国家的竞争以及后者的衰落史...
我认为 观音是告诉你:抓住他`你就幸福了! 玛利亚是告诉你:放开一切`轻松的活!希望采纳 菩萨
那么,往根儿上捯,圣母玛利亚和观音有没有关系呢? 这就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了,不好妄下定语,但可以肯定地说一点,那就是,送子观音在佛教中的大致脉络,也是有迹可循的。 就形象而言,送子观音的原型最接近于古印度的鬼子母。而鬼子母也是在中国内地比较普及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