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HEV-1严格的宿主界限,缺少可用的免疫健全的小动物模型,严重制约了对其致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的研究。在近期举行的2024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病毒专科分会年会暨病毒学进展研讨会暨第九届京沪病毒学论坛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王麟助理教授分享了戊型肝炎临床...
闲暇时间,王麟想得最多的也是科研:打开电脑就想看文献,没事就琢磨课题怎么推进,遇到医院的朋友就问能不能共同做戊肝课题研究。不久前,王麟去林岛参加了第68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这位刚满26岁的优秀科研接班人,是本届大会北京大学唯一入选的博士生。创办于1951年的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是世界上唯一每年举办...
基于其学术成绩,王麟连续两年(2016、2017)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和学术类创新奖三项荣誉。2017年,王麟还获得北京大学“学术精英”称号(校本部和医学部共20人)和2017年医学部“学术之星”称号。 02 爱党爱国、保持先进,当...
王麟 他是基础医学院16级博士生(14级硕转博),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术类“创新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学术精英”等荣誉,并当选2017年“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作为北大医学生,他一直牢记“百年北大,学术为先”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在科研岗位上刻苦钻...
王麟,基础医学院2016级博士,2017北京大学年度人物,曾获2017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创新奖(学术类)、北京大学“学术精英”等荣誉。基本功——数千次取样 王麟是一名戊型肝炎研究者。采集粪便,占据了王麟20%~30%的科研时间。2013年年底,王麟第一次采集粪便。那时,...
王麟,基础医学院2016级博士,2017北京大学年度人物,曾获2017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创新奖(学术类)、北京大学“学术精英”等荣誉。 基本功——数千次取样 王麟是一名戊型肝炎研究者。采集粪便,占据了王麟20%~30%的科研时间。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博士生王麟穿着白大褂,带着一次性手套,手里拿着试管,在一旁等着收集新鲜的动物粪便。看到动物排便了,他马上跑过去,把粪便小心地收集到试管里。 这是一幕王麟在进行动物流行病调查的场景。 王麟本以为考入北大医学院,将来会成为一名与死神赛跑的医生。没想到,现在的他却天天与动物粪便打交道。
2024年12月 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尹鑫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王麟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发表题为Palmitoylation-dependent Association with Annexin II Directs Hepatitis E Virus ORF3 Sorting into Vesicles and Quasi-enveloped Virions的研...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博士生王麟穿着白大褂,带着一次性手套,手里拿着试管,在一旁等着收集新鲜的动物粪便。王麟的课题与戊型肝炎病毒有关,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王麟需要外出采集新鲜的动物粪便,调查疾病在动物宿主和各个地区的存在和流行情况。
近日,北京大学姜辉/张哲/王麟研究团队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Hepatitis E virus infects human testicular tissue and Sertoli cells”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证明了戊型肝炎病毒(HEV-3)可在体外培养的人睾丸组织、人原代睾丸支持细胞及免疫抑制家兔模型睾丸组织中复制,并改变睾丸支持细胞的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