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也是如此,辛柏青在北京故宫的红墙下沉思,在大运河上的拱宸桥行走,在钱塘江的货船上逗留,在余姚王阳明故居看一滴雨的降落,在龙场照着500年前的样子搭建一座茅屋并在幽暗的石洞中来一场冥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随着辛柏青,进而跟随着一种当下的思绪和过去的场景,去靠近王阳明,体会他的所思所感,...
另外,片中转场中的处理手法也十分别致。比如用着现代中的辛柏青查阅阳明先生资料的场景将镜头移到辛柏青相对的电脑上,然后由电脑中专家讲解的画面切换到完全的专家讲解的画面。又比如用一方石洞雨帘隔开吟诵《九华山赋》的两种表演,不仅诗意盎然,还令人感受到了辛柏青对于角色的精到把握。作为演员,深入研究把握人物个性...
纪录片《王阳明》区别于以往人物传记纪录片的最大特色,就是由知名话剧演员辛柏青饰演王阳明,受众可跟随辛柏青的主观视角,探寻王阳明的过往经历。该片既沿着王阳明的足迹,同时通过演员辛柏青的影视化演绎,带领受众一步步的去认识,了解历史深处的“传奇圣人”。双重视角的叠加,打破了时空隔阂,在穿越千年对话的舞台上,...
将历史、现实并行剪辑,纪录片《王阳明》实则讲了一个以当代人视角发现王阳明的故事:辛柏青以演员的身份和表演经验去重建历史时空中的王阳明形象,去探访接近这位圣人。在这一过程中,辛柏青代替观众,沿着王阳明的足迹,一步步地去认识、了解、接近这位圣人,在最终完成自己角色塑造的同时,让观众看懂阳明其人和心学思想。
辛柏青出演《王阳明》获赞,原来圣人小时候也是个“熊孩子”最近央视上新一部纪录片《王阳明》,由青年演员辛柏青带领我们穿越回大明王朝。他来到圣人王阳明的家乡,走过圣人走过的路,讲述那些零落飘散的故事。作为一名幼师,我挺关心王阳明小时候的事情。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他能成为圣人,自然与小时候的教育是...
辛柏青既是表演者,也是探寻者 对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辛柏青来说,拍摄《王阳明》无疑是个挑战。在片中,他三重身份:1.作为一名演员,通过已知材料进入角色。2.戏中戏的王阳明本人。3.代表当代公众去追寻探访的个体。这三重身份的交织,构成《王阳明》最核心的表达手段——“饰演者/寻访者”重新踏入“...
一方面采用了“古”“今”双线结构,既描绘了古人王阳明的经历生平,又描绘了今人辛柏青的故地探访。另一方面也是“剧”和“记”的双线结构,前者由演员在横店拍摄,后者则由真人赴实景抒发感悟。“古代的剧”形成了故事化的叙事,增加了该片的艺术性;“现代的记”形成了白描式的纪实,保持了该片的真实性。艺术性...
《王阳明》正是从王阳明的心理空间引入,突破以往历史人物纪录片必定要下结论的做法,由第三者的全能叙述,转变为让辛柏青作为一位探访者,同千千万万想要了解王阳明的观众一样,搜集史实碎片,遍访古迹遗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他所认识的王阳明。“以某种对历史的敬畏姿态, 去触摸、去发现、去辨认、去探寻、去猜想,最终...
辛柏青与王阳明之间的间离效果做得特别虚怀若谷,也很有文人气息,总体很高明”。纪录片总共5集,前4集主要呈现王阳明一生中几大重要事件,如投江自溺、龙场悟道、南赣剿匪,配合扎实的史料、文书记载以及精要的总结概括,将王阳明所创的心学精粹如“知行合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致良知”娓娓道来。在...
最近重温了辛柏青老师演绎的优酷纪录片《王阳明》,虽然只有五集,但每一集都充满了智慧与力量。高中历史课上,我们常常背诵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区别,但很少深入了解这些名人背后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王阳明的人生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出生到年少有为,再到步入仕途,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可谓一波三折。被贬至龙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