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兰州大学!祝贺王锐! 王锐,男,汉族,1963年生,博士,二级教授。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1年作为负责人组建“多肽药物”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1982年毕业于...
近日,兰州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锐院士和兰州大学孙旺盛教授、许兆青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实现了基于三级胺催化 MBH 碳酸酯与色氨酸吲哚残基上 NH 的烯丙基化反应,赋能多肽的后期精准修饰与大环化。 Figure 1 利用该策略,研究人员...
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萃英学者”一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执行所长王锐教授牵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陈化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原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刘良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研究员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药...
面对上述挑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兰州大学王锐院士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酪氨酸-1,2,3-三嗪连接策略(Tyrosine-Triazine-Ligation, YTL),该策略通过结合SNAr和IEDDA反应的“一锅两步”过程构建新的连接(吡啶和嘧啶),促进含Tyr肽的模块化后修饰,为多肽结构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并在...
近年来,王锐院士与许兆青教授课题组围绕多肽的结构修饰和骨架编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非天然氨基酸合成方法及多肽修饰策略(Angew. Chem. Int. Ed.2020, 59, 7461; Nat. Commun. 2020,11,1463;J. Am. Chem. Soc.2021, 143, 12777; Nat. Commun.2021, 12, 6873;Angew. Chem. Int. Ed....
近日,《自然-评论化学》(Nature Reviews Chemistry)以“Another side of side chains”为题,专文评述了王锐院士和许兆青教授课题组在多肽分子骨架非对称装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Site-Selective Polyfluoroaryl Modification and Unsymmetric Stapling of Unprotected Peptides.J. Am. Chem. Soc.2024, 146, 6675),并给予...
15日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王锐院士的确已于今年早些时候担任了该所所长,不过他目前仍然担任兰州大学副校长,“如果有任何变动官网都会更新”。据兰州大学官网提供简历显示,王锐,1963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综上,王锐院士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酪氨酸-1,2,3-三嗪连接策略,为高通量肽合成、筛选和优化提供了一个多功能、高效的平台,为多肽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关工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兰州大学王锐院士,兰州大学孙旺盛青年教授,以及协和...
中国医学发展大会2022 —医科院药物所新药研发与展望(王锐院士)如需更多资料,学习、讨论交流,请关注公众号【科研私家菜】, 视频播放量 705、弹幕量 1、点赞数 6、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14、转发人数 4, 视频作者 科研私家菜,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中国医学发展大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