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朝著名诗人自居易曾在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请你查阅有关周公和王莽的资料,翻译这首诗,并谈谈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 译文:西周初年,像周公这样的大忠臣也有被流言中伤,被大家怀疑的时候;王莽这样的乱臣贼子在未篡位时也有装模作样,收买人心被大家称...
王莽的谦恭孝善只是他篡权自立的伪装,时间最终揭露了他的真面目。这句诗通过王莽的例子,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和伪装,以及时间对于揭露真相的重要性。 诗句的整体含义与寓意分析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诗,通过周公旦和王莽两个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人性...
诗句: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繁体: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 翻译: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放言五首•其三》原文 [唐代]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题干材料“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的意思是当年周公辅佐成王的时候,在有流言说他怀有篡位的阴谋时,也会感到恐惧。而当年王莽辅佐西汉平帝,尚未篡汉时又表现得谦恭敦厚,礼贤下士。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没弄清楚真相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么他们真正的为人处世的品格就没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释义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 解释:周公在流言蜚语的日子里也会感到害怕,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是毕恭毕敬。 赏析:诗人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放言五首(其三)[注]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字词解释: 君:指元稹。 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一度动荡,白居易因劝他要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
颈联“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即周公旦,他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儒学先驱,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在辅佐周武王之子周成王时,被怀疑有篡权之心,一时流言四起,但时间证明他对成王是赤胆忠心的。“王莽”是西汉时期人物,新朝皇帝。早年他谦恭孝善,口碑不错。成为辅政大臣后,他独揽朝政大权,...
学者所言,乃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咏史》一诗,意指王莽在篡夺汉朝皇位之前,曾表现得极为谦恭。王莽,字巨君,新朝开国皇帝,西汉末年外戚世家王氏成员,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他自幼聪颖,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王莽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封新都侯。王莽及其家族成员因生活俭朴而声...
1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非篡汉从侧面反映了西汉后期存在一个严重影响统治的问题,它是( )A.宦官乱政B.何奴为患C.外戚干政D.儒家衰落 2【题文】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生真伪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