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指王维和孟浩然。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
而李白爱孟浩然,留下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表白。孟浩然与王维又互为知己。 据说精通绘画的王维,平时几乎不作当朝人物画像,但他却给孟浩然一个人就画了三张,可见两人的友情十分深厚。 尽管孟浩然大王维十多岁,但成名却比王维要晚很多。四十岁的时候,他曾经去过长安应考,结果没有考中。 有种说法...
送孟六归襄阳盛唐:王维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王维读了老孟的赠诗,心中既有不舍,又有感怀。他同情对方的不幸遭遇,但又觉得非常无奈。诗人感谢孟浩然将自己视作知己,只是可惜无法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送别时,作者也即兴赋诗,抒...
孟浩然可算得上是我们的一个启蒙老师,人们在出生周岁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背诵他的诗歌“春眠不觉晓”了。孟浩然一生勤奋努力,但是求官不得。他决意离开京城长安,归隐故乡鹿门山,于是写了一首诗告别好友王维。《留别王侍御维》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
既没有陪同上路,人也不在荆州,但作为孟浩然的至交好友,王维能理解孟浩然彼时的心情,熟知他北归的行程路线,人虽为陪伴身侧,但牵挂和担忧却一直都在。“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尾联首句写好友父母对远行儿子的牵挂之情,次句是对好友的期望,希望其归来后,像穿彩衣的老莱子那样,孝敬父母承欢膝下。...
孟浩然与王维是铁哥们,两肋插刀式的朋友,这在唐代大诗人中是少有的。两人相差十一岁,仕途命运却截然相反。哥俩因诗,一个免罪保住了官位,一个失去做官机会。诗人在唐朝是幸福的,诗歌不仅是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写得好的还可以直接以诗人名义敲仕途大门。诗圣杜甫敲过,诗仙李白也玩过。诗圣杜甫,曾以贤相自居...
—— 出自 孟浩然 《留别王侍御维》这首《留别王维》是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归襄阳故里时,写给王维的辞别诗,对自己的遭遇有些哀怨,但也因为结交了王维这样的忘年交,而感到知足。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39岁的孟浩然来到长安参加科考。因为之前在扬州结识了李白,聊过之后,决定不再干谒求官,屡屡碰壁不说,还遭人...
王维在隐退之前,一直都身居要职,而孟浩然却命运不济,多次科考都没成功,王维也十分着急,很想帮好朋友一把,不但为孟浩然设计安排很多“入世之机”,诸如“床底见玄宗”的典故;在其科举失败的时候,给他排忧解难,指点迷津;更是他落寞无助的时候给他鼓励打气;在其归隐之时,从精神上恭喜他可以远离尘嚣,做...
据王辉斌教授考据,大概是在开元十七年的夏秋之际,王维从隐居的淇上回到长安终南山一带习道。孟浩然则因为落第也在终南山散心。两人一见如故,此后多有酬往。关于盛唐诗人们的友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说杜甫心中只有李白,李白心中只有孟浩然,而孟浩然心中却只有王维。但依我看来,王维心中也是有孟浩然的。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