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尽管在那样的环境下,王继才夫妇仍坚持每天收国旗和升国旗。他说:“恶劣环境可以击跨我们的身体,却动摇不了我们守护五星红旗的坚定信念。”在开山岛生活不易,尤其到了冬天。开山岛上房屋的门窗都由木头制成,在长期海水湿气的侵蚀以及烈日暴晒下,不少木门窗都翘片变形。晚上睡觉时,王继才都是用重物抵着门窗阻...
[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二季]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王继才和王仕花在开山岛升起的国旗 00:04:20 [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二季]焚家矢志:吴焕先故居 00:04:15 [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二季]人民的公园:葛源镇列宁公园旧址 00:04:16 [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二季]留声之处留真情:红军送给许留...
10月7日赶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开门,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和儿子王志国将十月一日开山岛升起的五星红旗捐赠给博物馆。王继才的故事简单到三句话就能概括:一座小岛、两个人、三十二年。三十二年风雨,背后却值得细细品味。开山岛,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0.013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两个足球场大小。在幅员辽阔的中国...
“那怎么行呢!”王继才边说边艰难地坐起来,穿好衣服。 “好好睡一觉吧,我一个人升就行了。”王仕花对他说,“只要能保证国旗迎风飘扬就行了。” “不行,我必须亲手插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国旗,这光荣又神圣的事情我怎么能缺席呢?” “真是死心眼!”看着走路直打晃的王继才,王仕花也不知说什么好。 有...
“开山岛虽小,但领土神圣,必须升国旗。”不论刮风下雨,王继才夫妇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国旗最早是父亲王金华给的。王金华是老党员,解放战争期间,曾带领支前小推车队伍,参加淮海战役保障工作。 “守岛就像守阵地一样,要有信念,人在旗在!”在信仰中坚持,在坚持中传承。王继才夫妇在海岛坚持升旗的同时,在子...
守岛就像守阵地一样,要有信念。而从那年开始,夫妻二人每天早晨都会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升起国旗,一人升旗,一人敬礼。这1万多次的升旗仪式时时刻刻将我国的混杂照片在这一片面积仅为0.01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面。 有时候悲剧往往总会围绕着这些无名英雄,在2018年,王继才因积劳成疾,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开山岛上。而那...
二、32年来不间断地升起国旗,捍卫中国的每一寸领土 王继才夫妇每日第一件事便是升国旗,升旗手是王继才,而王仕花则在红旗底下庄重敬礼,冷清而庄重。王继才曾对采访的记者说:“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起国旗。升起国旗,就是要告诉全世界,这里是中国的土地,谁也别想欺负咱!”在这三十二年中,保护国旗是他们...
王继才夫妇升起的国旗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每天清晨,五星红旗在开山岛迎着朝阳升起,海风呼啸,国旗猎猎飘扬。在北京,一面来自开山岛的国旗正被珍藏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党员民众的观摩。据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首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中,共展出文物实物4548件(套...
王继才在开山岛升起的国旗,纵125厘米,横178厘米,化纤质。自1986年至2018年王继才夫妇驻守开山岛的32年间,几乎每天都要升起国旗。这是他们升起过的200多面国旗之一,2019年由王继才夫人王仕花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源:《文物中的红色基因——无私...
从1986开始,连云港市灌云县民兵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一起登上孤岛开始了守岛生活。这一守就是32年。直至今年的7月27号,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8岁。而升国旗,是王继才夫妇在岛上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32年来,国旗已经在岛上升起了一万多次。生前,王继才曾这样说:“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