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人权哲学何以可能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王立峰 一、问题的由来 伴随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差异正在减少。古罗马人和汉代中国人的文化差异要远远大于今天意大利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异。如何对待文化差异,正在...
作为自洽的规范体系,党内法规的效力源于党内法规体系自身,即党内法规自身的规范结构和形式品格;同时,党内法规具有开放性,需要处理好党内法规与政党价值、国家法律等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立峰,法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因此,和平发展的实现,应该从人权的实现出发,考虑人权与义务的关系,合理设定人权的关联性义务。这就要求当今世界的每一个国家优先考虑各地人民基本需要的满足,通过设定合理的义务承担机制来实现人类和平发展。这些义务主要包括三类:第一义务是国际成员之间的不伤害义务;第二义务是本国政府的保障义务;第三义务是国际...
作者简介:王立峰,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献来源:《中国应用法学》2024年第5期 摘要 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理是一种普遍的法律实践。传统刑罚理论就此思考 不多。根据报应主义、功利主义和政治证成理论,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理的依据在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在基于特殊身份的从宽处理之外,...
王立峰,男,法学博士。现任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在《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惩罚的哲理》《政治与道德: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人权的政治哲学》《政府中的政党:中国共... 相关图书 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 本电子资料是《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点解读》(第二版)的配套资料... 中华人...
王立峰:全球移民:21世纪的挑战与治理 在21世纪的头20年,人类经历了诸多挑战。其中,从欧洲难民危机到美墨边境之间的隔离墙,移民问题不断搅动全球治理的神经。瞻望本世纪未来的80年,在史无前例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大潮的冲击下,数字和生物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又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灾难等危机,全球...
王立峰,中央党校政法部人权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著有《法治中国》《政府中的政党》《政治与道德》《人权的政治哲学》《惩罚的哲理》等专著。2015年3月17日,王教授应邀做客"一校两院"大讲堂,本刊采访了他。本刊:王教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将中国法治建设推向新的历史时期。自从十...
◇王立峰 中央党校 关键词: 人权;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 内容提要: 虽然人权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强势的政治和伦理话语,但它一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从19世纪的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批评到当今社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诘难,西方社会对人权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过。当代西方人权批判从如下四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展...
王立峰: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 在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