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农书》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包括《农桑通诀》(总论)、《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农器图谱》占全书五分之四左右。内容简介 我国在元代《王桢农书》等书中就有苜蓿青贮发酵方法的记载。青贮现在已成为畜牧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牧草不仅可以用调制干草的方式贮藏,也可用青贮的方式进行贮藏。青贮可...
王祯农书 中国元代的一部农书。作者王祯,元代山东东平人。曾先后出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及永丰(今江西广 丰县)县尹。元代原刻本情况今已不详,现在通行的是从明代《永乐大典》辑出的。排印本以《武英殿 聚珍本》(1774)为最早,后来有《农学丛书》本(1898)、山东农专本(1924)及《万有文库》本 (1937)。近年有...
其中,《王祯农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曾被国外农学专家誉之为中国古代最有魅力的一部农书。《王祯农书》以作者王祯命名。王祯,字伯善,为元初东平路泰安州人(今山东泰安),元世祖至元年间曾出任泰安州教授,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尹,大德四年(1300年)转任永丰(今江西广丰...
《农书》的成书,不仅是王祯个人学术成就的体现,更是元代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农业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后世的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知识的系统化:在《农书》中,王祯将散落的农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归纳,使得农民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实用的农业知识。这种...
作者王祯。元代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农书》37集本成书于元仁宗皇庆二年,明代初期被编入《永乐大典》。明清以后,有很多刊本。1981年出版了经过整理、校注的王毓瑚校本。全书约13万余字。内容包括3个部分:①《农桑通诀》6集,作为农业总论,...
王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农学家之一,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齐名。《王祯农书》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前人在农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元朝以前农业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解释了广义农业生产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中国先秦的农书 只在《吕氏春秋》中保存了...
作者:[元代]王祯 字数:115164 字 作品简介: 《王祯农书》在中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兼论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中国南方农业技术。由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王祯农书》在前人著作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
王祯元朝人,在古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知识做了全面的论述,写成了《王祯农书》。这本书汇集了南北方的农业知识,书中还详细绘制了“农器图谱”。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古老的农业大国,历史上有很多农书,其中《王祯农书》被称为四大农书之一,其余的三本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而这...
《农书》即是其在任职之时写成。成书后,王祯虽自备有活字,但终因力薄而难以刊印,加之书中插图甚多,刊刻难度很大,故其志未酬。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元政府曾下诏刊刻王祯所著农书,后经武宗一朝,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农书》终得刊印,以至流布至今。《农书》是一部编选资料丰富、规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