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阎宝霞的坚持下 王玉明接受了她的好意 把自己攒的12双手套给了她 可在拿到线衣的那一刻 王玉明懂了这个姑娘的心思 自己给的手套根本不够 这件线衣至少得需要20几双手套 阎宝霞拆了自家攒的手套 全部加了进来 线衣穿在身上 身上暖洋洋的 阎宝霞的笑容藏在心里 王玉明的内心也暖洋洋的 有她...
回忆起与妻子生活的点点滴滴,王玉明自责让妻子遭了太大的罪。年纪轻轻因生子患上精神分裂,老年再患阿尔兹海默症,阎宝霞一生饱受疾病困扰。旁人看来,王玉明的一生,始终受困于“拯救”妻子的牢笼中。但作为亲历这几十年的丈夫王玉明,他却认为自己也是被拯救的一方。1976年7月,距离唐山地动山摇的前几天,王玉明回...
1973年3月,王玉明正式退役。随后王玉明从河北把阎宝霞接回自己的老家甘肃。两人终于团聚,不久后,阎宝霞便为王玉明生下了两个孩子。为了抚养孩子长大,王玉明决定外出打工,并把阎宝霞送回了河北娘家。阎宝霞 1976年,王玉明回到河北唐山准备接阎宝霞回家。然而就在那天的晚上,唐山突发地震。睡梦中的阎宝霞被惊醒,抱着...
在部队里,经战友介绍,王玉明认识了阎宝霞,两人开始正式交往,“我的绒衣穿烂了,她就给我打了一件线衣,我穿上以后觉得心里暖和和的,那时候我就认定她将来就是我的妻子。” 1969年,王玉明与阎宝霞结为夫妻,那一年,王玉明22岁,阎宝霞17岁,王玉明终于有了一个家。 婚后不久,王玉明就奔赴前线,阎宝霞说:“你一定要小心...
然而,2018年1月25日,阎宝霞从家中走失。 当时王玉明在洗脸,看见妻子出去了,以为她是去外面的公共卫生间,二十分钟后,意识到情况不对,他赶紧出门去找,却再也没能找到…… 王玉明骑着自行车,背着一个大背包,白天找人,晚上就在路边的...
王玉明怕自己走得早,妻子会受罪,花了39500元给她买了养老保险。 他打算的很好,十年后阎宝霞能领到1200多元,再加上孩子给的生活费,就有2000多元,她一向节省,一个月一日三餐花500,还可以雇个人给自己洗衣裳做饭,就不会受苦了。 没想到自己没有走,妻子却走失了。
这一天,却刚刚好是2018年的大年初一,本应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王玉明却在茫茫人海中开始了漫漫寻妻路。 他的妻子名叫阎宝霞,是甘肃徽县的一位普通妇女,那天她在家收拾过年的东西,叫一声老伴也没有回应,她没有看到卫生间里的丈夫便急匆匆的出门去寻,谁知,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2020年6月,距离阎宝霞走失已经过去了29个月,73岁,已经年逾古稀的王玉明的身形略显单薄,寻找妻子路上,陪伴他的只有一个装着小薄被、馒头和大摞寻人启事的大背包,这个与他的身形格格不入的大背包,几乎承载了王玉明寻找妻子的全部希望。 王玉明每天清晨5点出门,要么徒步,要么骑自行车,走至少40公里,踏遍了妻子可能走过...
1969年,王玉明和阎宝霞在部队相识。那一年,他22岁,她17岁,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相爱并走入了婚姻。王玉明说:“我从小就是孤儿,有了她我就有家了,心里热乎乎的。”结婚以后,好日子没过多久,王玉明就接到任务奔赴前线。两人分离的这些年里,家里的亲戚朋友无数次劝诫阎宝霞:与其守着王玉明的前途未卜,不如找...
王玉明是一名年过七旬的退伍老兵,从小孤苦伶仃,10岁时父亲去世,到了17岁时,母亲也永远离开了自己。 1965年11月,王玉明去部队参军,分到部队的总后勤部汽车单位,便认识了一位清秀的圆脸姑娘闫宝霞。 闫宝霞不是军人,但她的姐姐在部队参军,两个年轻人就这样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