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海燕表示,硬碳的内部孔结构调控是提升其可逆容量和倍率性能的关键,调控生物质成分有望设计出高性能的硬碳负极;无负极钠电池具有高比能、低成本的优势,是很有前景的下一代钠离子电池技术,并有望迭代至无负极钠固态电池体系。2024中国(无锡)钠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现场 电池百...
通讯单位:中南大学 研究背景 钠离子电池(SIBs)因其资源丰富和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特性,被认为是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的理想选择。然而,SIBs中的阴极材料面临挑战,如反应动力学缓慢和晶体结构不稳定。近期研究集中在层状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类似物和聚阴离子材料上。通过多重比较,具有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聚...
因此,开发具有可逆多电子反应的异质正极材料对于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至关重要。 【工作介绍】 近日,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和孙旦副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异质结构Na4Fe3(PO4)2(P2O7)/Na2VTi(PO4)3(NFPP/NVTP)正...
近日,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孙旦副教授联合重庆大学符靓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上发表“Exceeding Three-Electron Reactions in Polyanionic Cathode To Achieve High-Energy Density for Sod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朱琳和王苗苗为本...
虽然闭孔结构在提高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低压平台容量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闭孔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争议。基于此,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孙旦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以及阿贡国家实验室Khalil Amine教授(通讯作者)等人以废弃木材衍生的硬碳为模板,系统地建立了封闭孔隙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储钠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天然...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充换电 大会时间:2024年6月25日 大会地点: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 近日,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孙旦副教授联合重庆大学符靓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上发表“Exceeding Three-Electron Reactions in Polyanionic Cathode To Achieve High-Energy Density for Sod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
虽然闭孔结构在提高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低压平台容量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闭孔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争议。基于此,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孙旦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以及阿贡国家实验室Khalil Amine教授(通讯作者)等人以废弃木材衍生的硬碳为模板,系统地建立了封闭孔隙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通讯单位:中南大学 能够在极端速率和温度下工作的钠离子电池是非常理想的,但由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限制,难以实现。 基于此,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和孙旦副教授提出了一种电极-电解液界面化学调控策略。在弱离子溶剂化/脱溶的电解液中,在5 A g-1的超高电流密度下,商用硬碳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其倍率为212 mAh g-1...
Peter G Bruce's group 2008.9-2012.4 中南大学 | 应用化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师从陈立泉院士和黄可龙教授 2005.9-2008.6 中南大学 | 应用化学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1.9-2005.6 中南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2020.10-至今 中南大学 | 教授,博士生导师...
虽然闭孔结构在提高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低压平台容量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闭孔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争议。基于此,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孙旦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以及阿贡国家实验室Khalil Amine教授(通讯作者)等人以废弃木材衍生的硬碳为模板,系统地建立了封闭孔隙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储钠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