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王晴佳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一同围绕情感史的话题展开对谈。活动现场 1 情感史为我们重新看待历史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王晴佳:今天,情感史可以说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获得了非常蓬勃的发展,它之所以得到了这么多关注,其实不单只是历史学领域的兴趣浓厚,而且可以与在文史...
作者简介: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2007年至今),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2005-2015年兼任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比较史学史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全球史学史》 (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和 苏普里娅·穆赫吉合著),《筷子:饮食与文化》,《外国史学史》(与李隆国合著)...
20世纪初便被西方价值观,尤其是西方自由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判为现代化“绊脚石”的儒家文化亦经历了令人欣喜的锐意复兴。或许是振奋于此一文化复兴大潮的蓬勃态势,甚至杜维明本人亦选择在哈佛大学荣休以后,旋即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的...
王晴佳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兼任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主编,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比较史学、史...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罗新。 情感转向是在文化理论领域里最先发生的 汪民安:从文化理论和哲学上来讲,情感转向大概实际上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跟精神分析有关,就是弗洛伊德理论、女性主义、酷儿研究、身份政治等。还有一个线索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他重新发现了17世纪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及他的伦理学,...
最近,澎湃新闻就“分餐制”及筷子的使用礼仪等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学者、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他曾写作了《筷子——饮食与文化》,书中分七个章节分别探讨了筷子的起源、用途的变迁,筷子在越南、日本等国家如何被使用以及用筷的礼仪和筷子作为礼物、隐喻、象征上的意涵等问题。澎湃新闻:中国的...
王晴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文原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摘要: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冷战结束之后,因出版《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成为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战略思想家。自此之后,福山继续对世界局势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做出种种分析和展望。福山的这些论著,展现...
王晴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比较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有《在历史中发明中国:五四的史学取径》《世鉴:中国传统史学》《史学史上的转折点:一个比较文化的观察》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最近,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学者、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出版了新书《筷子——饮食与文化》,书中分七个章节分别探讨了筷子的起源、用途的变迁;筷子在越南、日本等国家如何被使用以及用筷的礼仪和筷子作为礼物、隐喻、象征上的意涵。 20世纪的史学大师布罗代尔提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像精英人物的决策一样,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