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的武汉,已经有些寒意。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的办公桌上,放着教育部传来的文件,要武汉大学的实习工厂着手准备设计、试制防毒工具和钢盔,化学系与机械系教师则负责烧制和试验过滤中和毒气的活性炭……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这一次王星拱真正意义上听到了战争的脚步声。转过年关,来到1937年,王星拱把这...
王星拱作为国立武汉大学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从1928年担任筹备委员会委员、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理工学院院长、评议员,到1929年担任理学院院长、代理校长、副校长,再到1930年的教务长、化学系主任及1931年的聘任委员会委员长,加上其它各种各样的大量兼职,可以说是全程参与了国立武汉大学从草创到早期发展几乎所有领域的校务...
《功盖珞嘉“一代完人”-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本书是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第二辑之一,记叙了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治校方略、实践经验、育人业绩,以及他们作为大学校长所具有的爱国思想和革命抱负、职业素养与人格魅力等。该书系不仅以其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感人肺腑的故事飨以广大读者,而且为我国当代高等...
【#校史上的今天# ——王星拱再次出任国立武汉大学代理校长】1933年4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通过了“请简派王星拱为武汉大学代理校长案”。从1933年到1945年,王星拱实际担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长达12年之久,戳图...
6月24日,武汉大学师生一行来怀拜谒王星拱先生之墓,深切缅怀先生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武汉大学 #王星拱 #安徽怀宁 - 独秀怀宁于2023062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2.5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王星拱,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爱国民主人士,安徽怀宁人,1933年5月,王星拱出任武汉大学校长,后因得罪当时囯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1945年离职。后调任中山大学校长。 位于武汉大学校内的王星拱雕像 王星拱(1887-1949),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爱国民主人士,安徽怀宁人,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年入读私塾,勤奋好学。1902年,王星拱...
2008年,武汉大学庆祝西迁乐山70周年,也是纪念其前任校长王星拱诞辰120周年的重要时刻。为了铭记这位为武汉大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校长,学校在樱顶老图书馆旁竖立了王星拱的雕像。在1934年至1945年,王星拱担任武大校长长达11年,仅次于李达的任期,他在校期间实际主持校务超过17年,为国立武汉大学招揽了众多...
全面抗战爆发几个月后,国立武汉大学启动西迁乐山的计划。时任校长王星拱坐镇珞珈山直到最后一刻,待大四学生毕业以及校产保管事宜交代完后,1938年7月,他才带领最后一批教职员离开珞珈山,取道湖南、贵州、重庆,奔赴乐山。 战时迁校算是无奈之举,好在由于精心部署,武汉大学得以保留大部分学术元气。校长的到来,给迁校画...
“一二九”运动中的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1]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对于新兴的国立武汉大学来说,可谓是一段励精图治、快速发展和迅猛崛起的黄金年代;然而,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又是强邻日本不断入侵和蚕食我国国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危机和灾难的时期。在日本军国主义步步进逼,逐渐将两国之间的局部冲突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