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法上很有特色,笔法简洁,委婉曲折,蕴含丰富,语浅情深。尤其结句,乃画龙点睛之笔,把征人与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使全诗神韵飞腾,更加动人。 赏析: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题目】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①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③金闺万里愁。【注释】①海:青海湖。②关山月:乐府曲名,多为伤离别之辞。③无那:这里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①,无那②金闺③万里愁。【注释】①关山月:乐府曲名。②无那:无奈。③金闺:华美的闺房,这里指闺中女子。
从军行(1) (唐)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2)。 更吹羌笛关山月(3),无那金闺万里愁(4)。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唐诗鉴赏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
(1)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设置烽火台的边城;古时边境上筑高城以御敌,一旦敌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夜间以火来报警。“百尺楼”,也指边地戍楼。这两种景物,都是边境上所特有的;它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给这首边塞诗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沙场氛围。次句则点明这是秋天的一个傍晚,在苍茫...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官江宁(今江苏南京)丞、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后人因称“王江宁”、“王龙标”,又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乱起,避居江淮一带,...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无那:无奈。 (1)乙诗第一、二句中的“新”“旧”二字有何妙处?(4分) (2)甲、乙二诗都写“愁”,试比较这两首诗的第四句在写“愁”...
诗词歌赋,精神小食粮,显诗词文化魅力 (2023年8月) 每周一 更新 (诗词文化传承,需要你 我 共同支持 公益活动)bilibili(B站) :垕德载物 抖音号:xc10060 或 垕德载物 微信公众号 :xc10060 或 垕德载物新 浪微博 :垕德载物平台 从军行七首·其一 唐·王昌龄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