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与王文雄教授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款比率计量型AIEgen探针,首次实现了在青鳉幼鱼活体内实时监测其尾鳍再生过程中溶酶体pH的分布和pH值的变化。众所周知,溶酶体pH是指示溶酶体水解酶活性和溶酶体功能状况的重要参数,并且能提示细胞自噬的作用。因此,实时追踪溶酶体的pH变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
最近,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与王文雄教授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款比率计量型AIEgen探针,首次实现了在青鳉幼鱼活体内实时监测其尾鳍再生过程中溶酶体pH的分布和pH值的变化。众所周知,溶酶体pH是指示溶酶体水解酶活性和溶酶体功能状况的重要参数,并且能提示细胞自噬的作用。因此,实时追踪溶酶体的pH变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
王文雄,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海岸实验室主任、教授,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 Che-Jen Lin,美国拉玛尔大学副校长,教授。 冯新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973首席,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 史建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破浪于科学的海疆——记香港科技大学王文雄教授
最近,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与王文雄教授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款比率计量型AIEgen探针,首次实现了在青鳉幼鱼活体内实时监测其尾鳍再生过程中溶酶体pH的分布和pH值的变化。众所周知,溶酶体pH是指示溶酶体水解酶活性和溶酶体功能状况的重要参数,并且能提示细胞自噬的作用。因此,实时追踪溶酶体的pH变化可以更全面地...
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科技创新与品牌 页码: 32-3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香港科技大学 教授 王文 海疆 科学 海洋生态学 环境生物学 污染问题 摘要:有这样一位学者,他钟情于大海,致力于环境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在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方面破浪前行。他就是香港科技大学的王文雄教授。
王文雄是2023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国科协提名 科研经历 1989-1991年在英国普里茅斯海洋研究所(Plymouth Marine Lab)做访问研究,1996-1997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后,1997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任助理教授,2007年晋升为正教授,讲席教授,海洋海岸实验室主任。2013年8月创建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