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在我们当初报考古的时候,考古是绝对的冷门,甚至还有偏见,考古似乎是挖坟掘墓的职业。现在考古成了一个热门,从以往仅有10个大学才有的考古专业发展到现在100多个考古、文博、文化遗产等专业,学生的数量也呈几何式的增长,甚至很多女孩子投身考古。其实考古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学科,也是一个可以取得重大突破的学...
王巍:让文物“活”起来,首先就是要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揭示出来,将先民们的智慧展现给当下的人。说实话,考古人写的考古报告,搞历史的人都未必看得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考古要做好阐释,所以我们要把研究成果说清楚,让公众首先能“看得懂”。考古学家其实最了解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王巍表示,三星村遗址距今6500—5500年,位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对于溯源文明起源、研究社会阶层分化有着重要价值。 三星村遗址现已出土不少珍贵的遗存,尤其是大量保存状态完好的人骨,王巍认为这是三星村遗址得天独厚的考古资源,“对人骨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能判断认识当时的饮食结构、亲缘关系、人群迁徙、各区域...
王巍:中华文明是怎么样从多地起源到后来逐渐形成以中原为引领的一体化进程?我国于本世纪初正式启动了一项多学科结合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中游是探源工程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区域。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比较发达,文化内涵颇具特色。通过20年的考古成果来看,长江中游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历史格局基本明晰,我...
王巍在三星堆考古现场图据受访者 在过去的数十年光阴中,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他亲手挖掘中华文明的证据,用考古发现来证实“中华文明五千年”;在近几年,他又从田野、书斋走上荧幕,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专业晦涩的考古知识,让公众直观了解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王巍表示,这个标准是从中国考古的实践当中提炼出来的,“也具有普遍性,因为任何文明都是国家产生的结果。”让世界认识到中国考古的宏大气魄 王巍1954年出生于吉林长春,小学毕业时赶上“文革”,上了一年中学后就“初中毕业下乡插队”,两年农村插队后又到长春一家锅炉修造厂当工人。但无论人生在哪个阶段,王巍都...
2023年12月15日,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开幕,王巍主编的《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在获颁的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奖里排在首位,而且是10个上榜项目中唯一的中国考古成果。随后,他接受了封面新闻“大道”人文大家融媒报道小组的专访,畅谈编撰900多万字《中国考古学百年史》的获得感,中华文明...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王巍:中国考古要见众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倪伟 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2002年至2016年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 他是荧屏上出镜率最高的考古学者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他是中国考古的“...
本期节目,通过访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带领观众从考古实证出发,展开一段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
王巍:我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学思平治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建成文化强国★★★一、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结缘我1978年3月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周考古研究室工作。我开始关注中华文明起源是在1983年。那一年,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老所长、新中国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