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海老书记,是塞罕坝的一面高扬的精神旗帜,激励着我们后来人。 在塞罕坝,人人都知道“一棵松”的典故。可以说,没有“一棵松”就可能没有现在壮观的塞罕坝林海。其实,老书记王尚海又何尝不是塞罕坝的“一棵松”。 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
如今,在塞罕坝,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 王尚海 1962年,刚满40岁的王尚海担任承德地区农业局局长,一家人都在承德市区生活。当党组织动员他去塞罕坝任职时,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毫不犹豫,像是准备奔赴新战...
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28年了,但作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这片美丽高岭。 (一)关键时刻的主心骨 在塞罕坝,人人都知道“一棵松”的典故。可以说,没有“一棵松”就可能没有现在壮观的塞罕坝林海...
在塞罕坝的茫茫林海中,有一棵树特别显眼,那就是王尚海。他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像是一棵永远挺立的先锋树,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1962年,塞罕坝林场刚刚成立,40岁的王尚海被任命为第一任党委书记。那时候,造林成活率低得让人头疼。王尚海没有退缩,他穿上老皮袄,骑上黑鬃马,和大家一起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
当年,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资料片) 6月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青山碧水,草木繁茂。随处可见落叶松迎风挺立,尽显生机。 如今在塞罕坝,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28年了,但...
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33年了,但作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这片美丽高岭。 关键时刻的主心骨 1961年,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设一座大型机械林场。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一家人住在...
近年来,塞罕坝林场有40多项科研成果在林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总场下属第三乡林场场长崔岩说,“科学求实的精神,从王尚海那一代老塞罕坝人开始,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年轻人深情祭奠老书记王尚海,在她们心中,塞罕坝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林业部为塞罕坝机械林场配备了一支高规格、精干的创业队伍,时任承德地区农业局长的王尚海被任命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1962年,他带领一支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 岁,其中有1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的369人的队伍来到了塞罕坝,拉开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的大幕,他们就是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人。王...
如今在塞罕坝,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28年了,但作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这片美丽高岭。(6月28日《河北日报》) ...
#青年打卡塞罕坝# 【他叫王尚海,便把自己留给了那一片海】 可能我们很多人都听过塞罕坝的故事,却是第一次听说尚海纪念林。 好一个齐整、葱翠的“林子”,铭刻着以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为代表的创业元勋们的功绩。林场建设初创时期,困难堆积如山。为了稳定军心,王尚海一跺脚,举家北迁,扎根坝上,谱写了一曲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