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屏讲论经史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分析经义深刻明确,朴实透彻,能够密切联系实际,提出精辟而合理的见解。再加上他讲经时的风度仪表端庄凝重,谈吐正色大方,声音清晰洪亮,因此神宗皇帝经常正襟危坐肃然聆听,接受其教诲。秉公行事,不趋炎附势 张居正万历初年担任内阁首辅十年,统揽着朝廷军政大权,其显赫...
《大明首辅王家屏》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家屏的后裔,参与“王家屏研究会”工作十余年。这本书以记史写实手法叙述了王家屏一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从而表现了他为人“端”;收集、整理、研究了他的诗词、奏疏、尺牍,乃至小说等文本,从而展示了他为文“端”;为研究者汇集了丰富详实的参考资料。 王家屏与《金瓶梅》 ...
万历十八年(1590),王家屏因皇帝政事不亲,储位不建,摈斥忠谋,连上两竟自劾求罢、试图以去就之决来感悟主心。万历皇帝虽没有豪其真正感动面奋发图强,但也不得不以“忠爱”之言奖励王家屏。凡是出于正义,王家屏都会冒着风险去做。万历十九年(1591),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先后以事离职、五十六岁的王...
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雁同、朔州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 王家屏出生于一个家道衰落、只能且耕且读的农民知识分子家庭。他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13岁为秀才,29岁中举,明穆宗...
🌱王家屏家风严正,接受严谨的正统教育,养成他秉中耿直、坦荡无私的性格。📚🏆隆庆二年,33岁的他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十二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又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辅助朝政。🏆🎯万历十九年秋,他出任内阁首辅,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忠谠直谏在当时实属难得。即使是...
王家屏(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西山阴县河阳堡(今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人,祖籍在山西太原。他担任阁魁的时间并不长,仅仅半年左右,但却以耿直而著称,迄今都在雁北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 1535年,王家屏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祖上世代读书为官,传至其父这一辈时家道中落,只能且耕且读。即便...
王家屏墓(王家屏纪念园),是明代万历皇帝首辅王家屏的墓地,曾是明代晋北地区最高品位的御修坟。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桑干河畔九龙湾山阴县河阳堡村西600米处。墓主信息 王家屏(1535-1603) ,山阴县北周庄村人。字忠伯,号对南。他5岁受业于父,13岁取秀才,29岁中举人。明隆庆二年(1568)33岁获二甲第二名...
《大明首辅王家屏》上下两册,洋洋洒洒70万余言,从嘉靖十五年王家屏出生到万历三十一年辞世,叙写了传主68年的人生历程,详实的史料掌握、洞微烛幽的剖析摹写,有叙述有抒情有引述,一位学子王家屏、政坛王家屏、文端王家屏被作者王与甘先生端端正正地立在读者面前。
历史人物> 王家屏 【生卒】:1536—1604 【介绍】: 明山西大同山阴人,字忠伯,别号对南。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帝颇敬之。十二年,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在阁中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以继母忧归。及还朝,神宗已深居不出,家屏一年间仅见帝颜两次,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