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 耿彦波1958年出生于山西和顺县农村家庭。他在仕途中展现出了能吃苦、办实事的作风。 1995年,耿彦波担任晋中市灵石县县长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斥资五千万修建王家大院。尽管当时灵石县财政收入有限,且该决定遭到很多人反对,甚至被骂疯子,但他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如今,王家大院已成为...
在中国的政界中,有些人物以其非凡的决策和前瞻性思维而脱颖而出,成为了公众眼中的焦点。耿彦波便是其中之一。他被誉为“疯子市长”,但这个称号背后,隐藏着一个为人民服务、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领导者的形象。从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到大同市的文化旅游业,他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争议,但最终都证明了他的决策的正确...
王家大院历经明清两朝,面积是故宫的1.6倍,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极重的文化价值。耿彦波上任后曾迫不及待前去参观,结果是大失所望。而后修缮王家大院,正是耿彦波复兴文化和文旅经济最重要的一步。#耿彦波 #抖音二创激励计划 #头条双星激励计划 448 23 35 8 举报发布时间:2024-09-05 11:34 全部评论 大家都...
于现在的灵石县而言,王家大院是它的地理标志,它承载了太多当地的记忆,是民风民俗的独特体现,人们盛传:五岳回来不看山,王家回来不看院。 每年几千万的收入,在王家大院的这笔投资上,耿彦波成功了,灵石县也赚得盆满钵满。 耿彦波的一系列决策让整个灵石县焕然一新,人们对他的态度也发生改变。从疯子到人民的好干部...
在耿彦波自己看来,挨骂不可怕,重要的是挨的是一时骂,还是千古骂。他坚信哪怕自己所做的一切短时间不能被百姓所理解,时间最终能够为他正名。 翻修后的王家大院 百姓眼中的好干部 耿彦波认为自己在百姓的谴责中,更加审慎了自己的当政方针,他的所作所为是在挖掘城市的亮点,为当地谋求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1993年,耿彦波就任灵石县委副书记后,走访基层了解实情,在考察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座拥有300余年历史古建筑“王家大院”经历地震、火灾、战争破坏和自然蚀毁已是千疮百孔,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品被人为拆毁、丢弃、盗卖。1995年在3月耿彦波就任灵石县委副书记、县长后,决定成立修复王家大院...
三晋大地称耿公,敢怒敢言为百姓。耿彦波是山西最伟大的市长之一,他在大同和太原市长任职期间,通过投资修复王家大院、实施一轴双城计划等一系列大胆决策,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发展。#社会百态 #正能量 #支持抖音传播正能量 #人物 - 奇闻趣事于20241106
耿彦波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管理者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1993年,耿彦波从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调任灵石县委担任副书记,两年后当选该县县长。 1997年,修复灵石县东部静升古镇内王氏家族留于当今的大型民居群落,王家大院以“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此后,灵石本地人谈起王家大院时,往往会把“耿彦波”和“王家...
聊起“耿公”耿彦波,司机对于原书记修建大桥的远见赞誉不断,对耿彦波更是给予很高评价,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老百姓不怕当官的贪,就怕他们既贪还什么都不为老百姓做。”晋商在历史上演绎了不同的商业传奇,票通天下就是晋商最朴素的家国情怀,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不仅体现了主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展现了他们的眼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