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的《西厢记》为后世读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以红娘这一形象最为光彩夺目,几乎喧宾夺主,抢走男女主角的光华,但笔者认为崔莺莺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最为成功的。孟列夫在《中国古典戏剧的改革》中指出:“崔莺莺无限钟情和奋不顾身,嫉妒和痛苦,孝顺和不屈服——这样多侧面的妇女形...
红娘的“鼻祖” | 唐代文学大家元稹,创作出一篇传奇《莺莺传》,讲述了贫寒书生张生与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故事,出现了一个做媒婢女红娘人物。此故事被元代王实甫再创作写成元剧《西厢记》,再塑了红娘形象,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婢女,巧设计谋,最终撮合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由此“红娘”便成了媒人...
#京剧西厢记红娘唱段叫张生 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北宋以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到了南宋被民间艺人改编为话本《莺莺传》和官本杂剧《莺莺六幺》。 金代董解元进一步把这个故事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的《西厢记 - 匪我思存no于2023122
同时期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更是塑造了张生、崔莺莺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精妙的人物塑造和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展现一段突破封建礼教枷锁的爱情故事。两部作品在形象刻画方面的突破与成功也是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留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元杂剧“名留青史”的关键在于形象刻画的突破B....
她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形象之一,聪慧机敏、美丽多情,具有顽强的反封建斗争精神。(概述图来源《校注古本西厢记》)人物外貌 不说张生所见的崔莺莺“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