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日,河南大学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学路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Light-induced mobile factors from shoots regulate rhizobium-triggered soybean root nodul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大豆中受光诱导表达的GmFTs(FLOWERING LOCUS T)和GmSTF3/...
除连续在Science发表的突破性进展外,近期王学路团队在大豆与根瘤菌匹配性共进化的遗传和分子机制(Zhang et al., 2021,Nature Plants),环境胁迫调控共生根瘤发育的分子机制(He et al., 2021,Molecular Plant),以及根瘤菌诱导的细胞核内复制的细胞学基础(Fan et al., 2022,New Phytologist)等方面也取得了系...
研究揭示光驱动豆科植物根部共生固氮的分子机制!Nature plants | 王学路和李友国团队揭示大豆NNL1通过根毛侵染限制与根瘤菌的共生相容性!New Phytologist | 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揭示根瘤菌侵染引发大豆共生根瘤核内复制的机制!)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Phosphoenolpyruvate reallocation links nitrogen fixation rates to ...
一个月内连发Mol Plant、Nature Plants,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在大豆共生结瘤领域取得... 大豆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质和食用油来源。大豆可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其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进行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既减少了能源消耗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研究大豆与根瘤菌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共生固氮效率是发展...
近日,河南大学王学路教授团队通过生化和遗传手段在大豆中鉴定到一对可以直接感受植物根瘤细胞能量状态,进而调控共生固氮能力的能量感受器GmNAS1和GmNAP1,从而回答了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与AMPKγ亚基类似,GmNAS1和GmNAP1也具有四个串联的CBS结构域,在低能状态下,GmNAS1通过CBS结构域结合AMP从而与GmNAP1形成异源二聚...
2022年12月2日,河南大学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学路教授团队在Science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Phosphoenolpyruvatereallocation links nitrogen fixation rates to root nodule energy state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豆根瘤能量状态感...
王学路教授领衔的河南大学“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团队,以豆科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菌植互作的遗传、进化和分子机制;植物碳氮平衡调控机制、能量感受和分配调控根瘤发育和共生固氮能力的遗传和分子机制;豆科作物分子设计育种。2021年10月1日王学路团队在Science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Light-induced mobile facto...
在河南大学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团队,以豆科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菌植互作的遗传、发育、分子和进化机制,并开展豆科作物品种分子设计改良。近期,该团队在大豆共生固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20年12月21日,在Molecular Plant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大豆GSK3蛋白...
王学路教授自2019年12月加盟河南大学领衔“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团队以来,以豆科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菌植互作的遗传、进化和分子机制;能量感受和分配调控根瘤发育、共生固氮的遗传和分子机制;豆科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目前,团队汇聚了来自美国、英国、上海、武汉的多位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其中1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