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苏州大学药学院张士磊教授与亚利桑那大学王卫教授和北京大学余志祥教授团队合作在Che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irect insertion into the C–C bond of unactivated ketones with NaH-mediated aryne chemistry”的研究成果。...
1996年至2000年,王卫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化学系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地点位于美国罗利,他的导师是王炳和教授。2000年至2001年,王卫在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地点位于美国图桑,导师是Victor J. Hruby教授。
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4)目前完成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共计4项,获得中国专利授权20项。 王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物发现中心的联合主任和药理学和毒理学教授。在化学领域被引用的作者中排名前5%,h指数为70。研究兴趣包括有机合成、分子成像和识别、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药物发现)。发表了240多...
王卫教授,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药学院Coit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药研发中心共同主任。2000获得美国北卡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化学博士;2000-2001,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化学系博士后,2002-2003,诺华基因研究所工作,2003-2018,作为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和教授...
亚利桑那大学王卫教授应邀来校讲学 2019年6月14日上午,应化工学院李峰老师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学院王卫教授教授,在学术交流中心第六会议室作了题为“几种合成醛的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孙东平副院长主持,化学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王卫教授分别介绍了基于药效团的活性化合物库的构建,小分子在体内...
靶向蛋白水解嵌合体(PROTAC)是一项全新的针对肿瘤及其他疾病的靶向蛋白降解(TPD)技术。 这一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并且其在针对不可能成药靶点以及克服耐药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同时,由于PROTAC的高效性,脱靶导致的高毒性问题亟待解决。
高效利用可持续的太阳能作为能源是能源转型和生产中备受追求的目标。红外区域(IR)占据了太阳光的一半,被认为是太阳能转换的重要能源。有效利用IR光是太阳能转化为燃料的一项重要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上海理工大学李和兴、李贵生、廉孜超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王卫报告了CuS@ZnS核@壳在IR光区域具有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
近日,苏州大学张士磊课题组和亚利桑那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王卫/陈晓蓓课题组合作,针对传统化学不能胜任的苯炔对简单非活化酮的C-C σ-键插入反应这一挑战性课题进行研究,首次在邻二碘苯/NaH条件下成功实现了这一类转化(图1d)。北京大学余志祥课题组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提出了一种苯炔与四聚体的烯醇...
1984-1988:理学学士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中国南京)1990-1993:理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导师:顾坤健教授、嵇汝运院士)1996-2000:化学博士 北卡州立大学化学系(美国罗利,导师:王炳和教授)2000-2001:博士后 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美国图桑,导师:Victor J. Hruby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