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水产人】王卫民教授: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近日,王卫民教授所培育的团头鲂品种“华海1号”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今年65岁的他,虽已至花甲之年,但他为祖国教育事业和水产事业奋斗的那颗心始终澎湃。 王卫民教授 孟夏时节,...
【师者】王卫民教授: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黎洁)孟夏时节,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基地里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鱼塘边小径缓缓前行,眼睛不时观察着水中跃动的鱼苗。 他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离退休教师王卫民教授,前不久,他所培育的团头鲂品种“华海1号”入选农业...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被引频次 5960 成果数 473 H指数 40 G指数 65领域: 水产 期刊 88.6% 会议 6.1% 专著 0% 其它 5.3% 总计 473篇 2013年成果数51 2015年被引量737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EST-SSRs and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x PCR panels for parentage ...
王卫民先生在学术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1984年,他在华中农学院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在1996年,他在泰国亚洲理工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而他的博士学业则在2003年于华中农业大学完成。他的专业领域集中在鱼类增养殖和鱼类遗传育种上。在教学领域,王卫民先生积极参与国家的科研项目,如“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王卫民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团头鲂育种岗位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增养殖和鱼类遗传与育种。 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了科技部、湖北省、武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专项、国际合作等课...
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主要职历1984年7月至1991年2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任助教; 1991年2月至1997年12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任讲师; 1997年12月至2002年11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任副教授; 2002年11月至今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任教授。
王卫民:第一是作为纪念,因为对团头鲂命名的是我们华中农业大学原水产系主任易伯鲁先生,为了纪念他。团头鲂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命名的第一个鱼类种名,也是我国水产科学工作者人工驯化成功的第一个淡水养殖品种。发现生物新种是很难的,很多种基本已定了。易伯鲁先生能够发现一个新种,是很难得,值得我们纪念。
王卫民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收藏 完善纠错 华中农业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了科技部、湖北省、武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专项、国际合作等课题10多项,鉴定项目5项,获奖项目3项,专著3部,先后在《...
2006年10月15日至19日,他在上海水产大学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举办的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共同庆祝了朱元鼎教授的110岁诞辰,并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紧接着,在2004年5月15日至16日,他又赴华中农业大学,参加了广东、湖南、江西、湖北暨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