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骈文继承了徐陵、庾信的骈文艺术风格(对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韵谐美,无论押韵还是句内宫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贴切,做到典事内容与表达内容的谐调;熟用隔对,把四六句型作为主要句型运用,并巧用长短句的交错变化,同时注以散行之气,使文章于凝炼中见流畅),但又注以清新之风...
就这样,一场斗鸡,一篇毫无政治意识的小作文就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王勃被贬到虢州做参军,这一次作妖可以说是少不更事,谁能想到,不久王勃又干了一件更加令人不理解的事,一个叫曹达的罪犯投奔他,这个人和他非亲非故,两个人也毫无交集,王勃却藏匿了他,后来又怕事情暴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王勃将这...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的“初唐四杰”,揭开了光辉灿烂之唐代文学序幕。王勃(650—676年 )是初唐四杰之首,著作甚丰,今存诗80多首,存文(包括赋、 序、表、碑、颂等)90多篇。 王勃年少英才,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言, 一段在滕王阁上洒墨挥毫的传奇,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钦赞和喟叹。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让王勃名满天下,但王勃可不止是只有《滕王阁序》这一首名作。 我的AI绘画作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个千古名句同样出于王勃之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其家乃大儒世家,敢称世家,必有底气。王勃的爷爷王通是隋末大教育家,是隋朝大儒,《三字经》将他和荀子、杨子(杨雄)、老子、庄子列为诸子百家五子之一,人称“文中子”。王通2岁就能读书,5岁可以和父亲纵论国家大事,18岁中秀才。在隋朝,秀才已经是...
王勃,字子安,汉族,生于唐朝初年,是初唐四杰之一,文学成就颇高。作为初唐文坛的杰出代表,王勃在诗歌、散文方面均有极高造诣,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世所称道。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王勃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总结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王勃的生平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祖籍山西杏花村。王勃...
16岁,是王勃的高光时刻,他考中进士,授朝散郎,相当于副处级干部,成为大唐当时最年轻的官员,并在主考官员的推荐下,入沛王府,成为皇子的侍读。似乎,人生的锦绣就此展开,一条通天的大道已然摆在王勃面前。唐代科举考试 初入沛王府的日子,是王勃生命里最愉悦、最欢乐的时刻,和他交往的,不是贵族公子,就...
王勃超话,阅读数:21.7万、帖子数:74、粉丝数:202,气凌云汉 字挟风霜新浪微博超话社区,微博上的兴趣社区。超话社区,超有话聊。
671年秋,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朋友凌季友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让王勃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王勃参军期间,有个官奴曹达犯了罪,好心的王勃将罪犯藏起来,后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天无绝人之路”,本该判斩立决的王勃,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现在看来,...
王勃是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他的《滕王阁序》名传千古,可谁又知道他幼年神童,未冠而仕,短暂一生,却逆天而行。试问有唐一代,谁能与之匹敌?王勃,字子安,祖籍山西晋中祁县。王勃出生儒学世家,祖父王通是隋末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王通又称“文中子”,《三字经》中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