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1048)北宋仁宗时河北士兵起义领袖。涿州(河北涿县)人。因灾荒落贝州(河北清河西北),卖身为牧羊人。后投宣毅军,升为小校,参加弥勒教,习五龙、滴泪等经。本来计划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元旦起事,事泄。提前于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冬至日在贝州发动兵变,捕知州张得一,他被推为东平郡王,...
贝州人民忍受不了他的残酷压迫,各行各业及士兵和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吏王则、张峦、卜吉等,都纷纷参加了弥勒教,准备起义。 王则从小就经受过苦难的磨炼,养成了敢作敢挡的刚强性格,且疾恶如仇,见义勇为,待人和蔼,很受士兵的爱戴,在弥勒教中也很快就成为一个重要首领。他还借回家探亲之机,在涿州宣传弥勒教的...
贝州(今河北邢台清河)爆发了一起组织严密、预谋已久的起义。01 起义首领叫王则。准确来说,王则是个辽国汉人,出生在河北涿州,涿州当时是契丹地盘。因为生活所迫,流浪到了大宋贝州。后来在大宋宣毅军中,一度做到了小校。也算吃穿不愁了。但王则这人和其他大头兵不一样。第一,他是一个假和尚,信奉弥...
历史事件> 王则起义 宋仁宗时贝州(今河北清河)士兵起义。牧羊人出身的宋宣毅军(禁军)小校、弥勒教徒王则,与州校张蛮、卜吉及教首李教等长期秘密组织今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十余州居民、官府及士兵中的教徒,谋于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元旦同日而起,事泄,遂提前于庆历七年冬率领士兵起义于贝州,捕知州张得一,占...
1909年《重修恩县志》里对王则起义的记载 北宋仁宗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王则,荒年流亡到贝州,卖身为牧羊人。后投宣毅军,升为小校,参加弥勒教。庆历七年(公元1047)冬,与教首李教等谋,拟联合德、齐等州教徒,准备在次年元旦同日起兵。因教徒潘方净带刀往见北京(今河北大名)留守贾昌朝,迫其投降不...
王则、张峦、卜吉被俘后,宁死不屈,被押解到京都(今河南开封),在赵宋王朝残酷的支解型 法下英勇就义。 起义被镇压之后,宋仁宗就急忙改贝州为恩州,罢节度。实际上是他自己胆战心怯,改州名是不愿再提“贝州”二字,罢节度是不敢再于此处驻守重军,怕再出乱子。可是,他竞恬不知耻的炫耀自己平定贝州之乱是...
然而庆历八年正月,还有一个消息要比元昊身亡更能让宋仁宗振奋,那就是贝州的王则起义在肆虐了六十五(一说六十六日)天之后,终于被平定。 “(闰正月)辛丑,文彦博遣李继和来告贝州平,赐继和锦袍、金带。” 看起来,贝州王则起义只持续了六十五天,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这场起义爆发时,对宋仁宗和大臣们来说...
王则起义, 且说涿州城农村有一户姓王的农户,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儿子。家里虽然清苦,但是有吃有喝,日子倒也过得很滋润,小儿子名叫王则。王氏夫妇非常喜欢王则,让王则就在村里的族学里上学。王则上...
宋军久攻不下。最终通过地道攻破南城,起义军虽奋力突围,但王则、张峦、卜吉等被俘。起义士兵在乡村间继续抵抗,直至被无情烧杀。王则等领袖英勇牺牲,起义仅持续了六十五天,但其对宋朝统治的打击深重。这次起义以宗教为媒介传播思想,有计划地发动,建立官职,展现出比以往士兵起义更为成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