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化物所的王军虎研究员课题组通过使用有机化合物如三聚氰胺或尿素在高温氧化气氛下制备了氧化钛包裹铂族金属纳米颗粒的高稳定催化剂。相关结果在线发表ACS Catal.(DOI: 10.1021/acscatal.1c01347)。 王军虎研究员课题组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穆斯堡尔谱研究组(DNL2005)主要从事:1)先进原位/非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王军虎研究员、光谱学与纳米催化材料专家,中科院优秀导师奖获得者。 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现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专业。1994年去日本工作和学习,1998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日本东邦大学理学研究科化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大连化物所王军虎研究员通过一步煅烧法制备了环境友好,性能优越的类芬顿催化剂锌铁双氧化物,并提出了通过调整可见光照实现对锌铁双氧化物类芬顿催化剂反应机理的有效调控,为多相催化剂在类芬顿反应中反应路径从自由基到非自由基的转变提供了新策略。相关工作以“Modulation of reaction pathway of Prussian blue analo...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军虎研究员团队的AMR述评文章"Prussian Blue Analogu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From Elaborate Microstructure Design to Boosted Fenton-like Application"在线发表。文章总结了普鲁士蓝类似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改性策略,以及近期在类芬顿反应降解污染物催化反应机制上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
大连化物所王军虎研究员团队:普鲁士蓝类似物及其衍生物:从精细的微观结构设计到高效类芬顿反应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军虎研究员团队的AMR述评文章"Prussian Blue Analogues and their Der...
王军虎研究员,作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专注于光谱学和纳米催化材料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并荣获多项荣誉。张亮博士,江苏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专注于铁基类芬顿催化材料设计及穆斯堡尔谱技术开发。两人的研究共同推动了普鲁士蓝类似物及其衍生物在类芬顿反应应用领域的进展。
近日,《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南开大学罗景山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军虎研究员团队联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等团队在电催化析氧反应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NiFe基催化剂在不同pH体系中析氧反应机理研究。论文第...
科研之友为用户提供基于科研社交网络平台的科技管理,成果推广和技术转移服务,使命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服务,分享与发现知识,让科研更成功,让创新更高效
近日,伊朗基础科学先进研究院和谢利夫工科大学Mohammad Mahdi Najafpour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军虎研究员(点击查看介绍)和河南大学刘太丰副教授合作,利用多种原位技术,系统探讨了镍铁水合氧化物在碱性环境中促进OER反应的机制,深入分析了铁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不同过电位对应的OER区域及其活性...
近日,《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南开大学罗景山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军虎研究员团队联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等团队在电催化析氧反应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NiFe基催化剂在不同pH体系中析氧反应机理研究。论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