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评价苏东坡时说:“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除此,林语堂还有一些地理时空概念,如“大荒”“奇岛”“道山”“天堂”“域外”“仙居”“人间世”“宇宙风”等,可...
王兆胜 著 更新时间:2019-10-24 20:27:53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再版后记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闲话林语堂》从多角度介绍了林语堂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理想,写出了他的个性癖好,在徐徐而谈之中给我们展示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林语堂。其中也讲述了他与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
王兆胜先生对林语堂的研究始于二十多年前,在做鲁迅研究的博士论文过程中,当读到林语堂的作品时他被林语堂“创作风格和人格修养的平和吸引”,于是撰写出一万多字的写作方案,说服导师后便转向对林语堂的研究,直至今日。王兆胜先生在谈及林语堂对他的影响时说:“二十多年了,林语堂对我的影响一直存在,深入到我的精神深处。
其实,即使不专写动物的作家往往也会写到动物,林非《我与牛》、王宗仁《藏羚羊跪拜》、肖凤《鸟巢》、韩小蕙《那是一只知更鸟儿,从何处飞来?》、彭程《驴子》、张清华《乌鸦与喜鹊》、王兆胜《猪友》等都是如此。不过,与古代书写动物的散文比,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涉猎的动物更加多样化;人...
3月4日,《林语堂的文化选择与世界意义》专题讲座在漳州林语堂纪念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学批评》副主编,博士生导师王兆胜教授主讲。王兆胜教授从林语堂偏执到融通的文化选择、人之道与天地之道的辩证法、生命的悲感与超越性意义以及林语堂散文中的趣味与美感,博爱与仁慈,对待生活真、善、美、爱...
王兆胜林语堂出身于一个农民式的乡村基督教家庭,是道地的乡下人;他曾是基督教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高材生;曾执教于清华大学英文系;曾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并获得比较文学硕士和语文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等学府;曾与鲁迅等人并肩作战,成为一名了不起的自由斗士;曾创办...
就像作者王兆胜教授说:“天地一年四季,春天是繁华的季节;夏天是挥霍的时光;当树叶变黄、干脆,并纷纷向大地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起来,在寒风中瑟瑟抖动,这就是冬天了。”这也许就是独属他们的浪漫吧。在自然中读懂生命的意义和循环,并将这些用如此优美动听的旋律表达出来。就如林语堂...
《林语堂 王兆胜 著 文津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作者:林语堂 王兆胜 著 文津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王兆胜 著著,出版社:文津出版社,ISBN:9787805544458。
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作者:王兆胜,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林语堂与中国文化》,就上当当网。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 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考察了林浯堂家乡的独特地域:文化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他的熏陶和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读者介绍了其“两脚踏东西文化”这—文化观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从日常生活、情感方式、人生智慧、文化译介、文学艺术和思想信仰等方面,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