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鞘腐病,这一威胁玉米生产的病害,在我国多个玉米产区均有出现,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安徽、陕西、甘肃、宁夏以及海南等。其影响范围广泛,且呈现出逐年加剧的趋势,给各产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多年来的田间观察显示,鞘腐病的发生率及病情严重程度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鞘腐...
可选用的药剂包括50%咯菌清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考虑到蚜虫等害虫会促进病害的发展,建议在玉米大口期、授粉后等关键时期,组合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例如,可以使用芸苔素+吡唑嘧菌酯+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施。 综上所述,玉米鞘腐...
玉米鞘腐病的发病条件 玉米鞘腐病是由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病菌引发的,这些病菌在25-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佳,尤其以28℃为最适温度。该病害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较为常见,因为此时田间温度较高,湿度也大,特别是遇到田间积水时,更易滋生病菌。菌体通常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次年则通过气流进行传播。玉米在生长过...
国内种质中可追溯到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血缘的自交系对玉米穗腐病发病率较高,大多属于感病材料,属于塘四平头群的黄早四易感茎腐病、丝黑穗病,且在感染玉米鞘腐病后,减产率高达36.06%, 随着玉米鞘腐病发病级别的升高,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呈降低...
此外,随着玉米鞘腐病发病级别的上升,玉米茎秆的抗倒伏能力会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病害侵入导致的茎内部结构变化,以及病斑扩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层出镰孢菌是产生伏马毒素的关键菌种之一。伏马毒素是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它能够在动植物细胞中竞争性地抑制鞘脂的生物...
一、玉米鞘腐病的原因和危害 玉米鞘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期间,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生会导致玉米鞘部分变软、变黑、变臭,严重时会感染到玉米果实,致使玉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产量甚至导致死亡。 二、防治措施 1. 生物防治 近年来,生物防治已成为控制玉米鞘...
这个现象呢,其实是因为玉米鞘腐病的发生。这是一种由层出镰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在当地越冬,来年传播,高温高湿的环境更有利于病害的流行。这个病的症状呢,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鞘上,呈现出黑褐色的腐烂症状。一开始会呈现出水渍状的不规则黑褐色小点,然后逐渐扩大,直径可以达到5cm以上。多个病斑会...
所以,防治玉米鞘腐病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幸运的是,玉米鞘腐病是真菌性病害,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吡唑醚菌酯加戊唑醇或苯甲丙环唑等药物来防治。同时,配合使用芸苔素、叶面肥以及蚜虫药,可以实现一喷多防的效果。💪🌱所以,农民朋友们,赶紧行动起来吧!防治玉米鞘腐病,保护你的玉米产量!🌾...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拌种,堆闷4~8小时后直接播种。 3.发病初期在茎秆喷50%咯菌清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7-10天一次。 以上就是玉米鞘腐病来袭,到底该如何防治,玉米鞘腐病的发生及防控方案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聚种网...
一、玉米鞘腐病症状及防治 1、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多为椭圆形,颜色为褐色,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斑的直径会扩大至5厘米以上,且多个病斑会汇合形成不规则的斑块(黑褐色),直至蔓延至整个叶鞘,导致叶鞘干腐。 (2)叶鞘内侧的褐变程度比叶鞘外侧更为严重,叶鞘下的茎秆则比较正常,病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