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象 重要贮粮害虫之一。学名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鞘翅目,象虫科。广布世界各地。为害稻米、高粱、小麦、玉米、薯干等多种植物贮藏物,系毁灭性贮粮害虫。 成虫体长3.5~5毫米,圆筒形,红褐至黑褐色。头部额区延伸成喙,触角膝状,8节,第三节长于第四节。前胸背板刻点圆形。两鞘翅上的基部及端部...
是一种最主要的初期性害虫, 贮粮被玉米象咬食而造成许多碎粒及粉屑,易引起后期性害虫的发生。为害后能 使粮食水分增高和发热。能飞到田间为害。 【病因】玉米象 【防治方法】秋末冬初,在粮面或粮堆四周铺上麻袋,引诱成虫来袋下潜伏, 收集并予以消灭;春天,在仓外四周喷一条马拉硫磷药带,防止在仓外越冬的成...
这种形态特征使得玉米象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储粮环境,为未来的成虫阶段奠定基础。玉米象成虫的行为习性 玉米象成虫不仅擅长爬行,还能轻盈飞翔,它们展现出趋温性、趋湿性,以及向上爬行和假死的特点,但并不善于趋光。这些成虫主要以玉米、小麦、大豆、棉花、可可豆等农作物为食,同时也危害干果类、麦片、...
在昆虫学中,米象和玉米象是两种常见的仓储害虫,它们经常出现在储存的粮食中,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尽管两者都属于鞘翅目、象甲科,但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危害对象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以下是对这两种昆虫的详细比较: 一、形态特征 米象 体型:相对较小,体长约为2.4-2.9毫米。 颜色:一般为红褐色至沥青色,头部前端...
玉米象别名米牛、铁嘴。危害:禾谷类及其他淀粉性植物储藏品。其中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受害最严重。属于重要的初期性害虫。 主要形态特征:体长3至4.5mm,圆筒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头部小,略呈三角形,喙前伸呈象鼻状;触角膝状8节,第3节较长,若与第4节长度相比,约为5比3;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两鞘翅...
玉米象的体长大概在3.0到4.5毫米之间,圆筒形,全身呈赤褐色或者黑色,背面还有些光泽。头部有个明显的象鼻状喙,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前胸背板上有许多密集的小刻点,鞘翅上还有四个淡黄色的斑点。它们喜欢在28到30度的温暖环境中发育,湿度在70%左右最适合它们。主要是以成虫在仓内越冬,雌虫产卵时会在粮粒上凿孔产卵...
A. 成虫:玉米象通常在谷物储存场所或田间残留物中以成虫形态越冬,成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隐蔽能力,能够存活至来年春季继续繁殖。 B. 幼虫:幼虫多存在于谷粒内部,但冬季低温会限制其活动与存活,通常无法完成越冬。 C. 蛹:蛹期短暂且对外界环境敏感,越冬能力较弱。 根据玉米象的生物学习性,成虫是其主要越冬虫态。
玉米象的生活力很强,分布广,危害重。 📝 防治方法 要防治玉米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清洁仓库,堵塞各种缝隙,改善贮藏条件;使用药物熏蒸等方法防治。 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到你,让你更好地了解这种常见的仓储害虫!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东南方向的风 2025-04-19 洗菜盆选购指南:8个实用建议最近家里要...
玉米象属于鞘翅目象甲科米象属昆虫,别名“麦牛”、“铁嘴”、“米蛘”、“牛子”、“象鼻虫”。为啥叫这个?因为它长得像微观版的大象呀!成虫身体暗褐色,在粮食堆里特别扎眼,还有个长长的喙,就像象鼻子,触角在喙基部之前,仿佛是大象的“牙”。而且它的后翅超发达,简直就是微型“小飞象”! (外形:成虫体暗褐色,...
玉米象:其口吻较长且尖锐,适合深入玉米粒内部取食。 米象:口吻相对较短,更适合在大米粒表面或缝隙中取食。 翅盖特征: 两种昆虫的前翅均硬化成鞘翅目特有的翅盖,但玉米象的翅盖可能更为光滑,而米象的翅盖上可能有更细微的刻纹。 二、生活习性 食物偏好: 玉米象:主要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尤其偏爱干燥的玉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