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的核心目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和增强适应性。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育种专家们采取了一系列精心的策略。 首先,在提高产量方面,育种者致力于提升玉米的千粒重和产量稳定性,同时增强其抗逆性。他们通过精心选择个体较大、大小均匀的玉米种质,并加速组合杂交选育,以进一步提高千粒重。此外,利用选择性杂...
1.传统育种:通过亲本选择、杂交和后代选择等方法进行玉米的遗传变异, 进而选育出优良品种。 2.遗传改良:通过人工诱导、基因重组或转移、克隆等技术改变玉米的遗传背景,提高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和育种效率。 3. 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对玉米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定向改变育种目标基因或序列,实现快速育种...
玉米育种目标解析:如何培育出高产、抗旱、优质品种 03月28日 一、提高产量是育种的首要目标1.优化植株结构:选择具有坚强抗倒伏能力的品种,培育具有粗茎、粗秆、粗叶、大穗的植株结构;2.延长叶片光合期:培育能够早出耳、长出茎叶和发...
我国不是玉米的起源地,种植玉米的历史相对较短,在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估、利用和创新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同时育种技术更新换代快,目前国际前沿已开始进入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驱动的智能育种技术阶段,而我国仍然主要处于以杂交育种为基础加上少量...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汤继华曾在作《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目标与发展趋势》报告中表明。黄淮海夏玉米7个育种目标: 1、易机收 由机械穗收发展到机械粒收,中长穗、苞叶层数少、苞叶薄、穗轴坚硬、后期灌浆快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不高于25%(28...
怎样确定玉米育种目标?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要确定切合实际的育种目标,首先,必须深入生产实际,调查了解当地玉米栽培的有关自然条件和特点,找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第二,要调查品种的现状和历史发展,弄清生产上现有当家品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三,从生产实际出发的同时,还要预见到生产发展的远景,...
新的玉米育种目标是通过基因技术、基于灾害性环境的筛选以及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研究,进一步提高产量,达到更高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玉米育种基因组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利用基因芯片和基因组序列分析等方法,可以快速鉴定与玉米...
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 03月18日 一、提高产量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当前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产量。通过选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利用遗传优势和育种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玉米单产和总产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的需求。 二、改善品质 除了产量,玉米的品质...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汤继华曾在作《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目标与发展趋势》报告中表明。黄淮海夏玉米7个育种目标: 1、易机收 由机械穗收发展到机械粒收,中长穗、苞叶层数少、苞叶薄、穗轴坚硬、后期灌浆快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不高于25%(28%),成熟后田间站秆15天以上。
黄淮海夏玉米区育种目标 随着黄淮海地区生态气候变化、耕作制度的变迁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普及,现有的品种类型已经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制定新育种目标以选育出适合目前和未来黄淮海地区生产的玉米新品种。 2.1 高产稳产 玉米是C4作物,具有光合效率高和增产潜力大的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