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玉米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差异较大。种植户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三)施肥不当 在施肥方面缺乏科学合理性会导致玉米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缺素现象,从而降低玉米的抗病力...
玉米在采收之后,要及时把田间的枯枝病叶、烂玉米穗、杂草等统一清除至田外烧毁,破坏病原菌的越冬场所,之后在翻耕土壤,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灭杀土壤中的病原菌。 任何病害,只要我们做好预防管理工作,那么防治是很简单的,想要种出优质高产的玉米,还是需要种植户们细心管理,做好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
1. 选用抗(耐)弯孢叶斑病品种 选育和种植抗病性品种是防治弯孢叶斑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在国家玉米区域试验中,对夏玉米区品种、华北及东北南部区域的品种都开展了抗弯孢叶斑病鉴定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对大量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弯孢叶斑病鉴定。人工接种鉴定表明,无对新月弯孢免疫...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出现与防治和治疗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如中单2号、翼单22号、丹玉13、掖单12、掖单19、廊玉6号等。(2)加强栽培管理。玉米与豆类、烟草、蔬菜等轮作倒茬;适当早播;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和病秸秆;施足基肥和追肥。(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用40%新星(福星)乳油8000倍液...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植物残体上越冬,翌年夏季,特别是在多雨季节,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叶子上,在玉米生长期间,可完成多次再侵染。特别是在玉米生长进入大喇叭口期,穗位以上叶片,以及叶鞘和苞叶极易感病,造成病害大流行。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进行轮...
梗和分生孢子,湿度大时,病部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 色霉层,容易与其他叶斑病相混淆。感病品种或者大发 生年景,玉米叶片密布病斑,病斑结合后叶片枯死。 2.侵染循环 该病病原菌称新月弯孢菌和不等弯孢霉,属半知菌 亚门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R2-32~C, ...
二、防治适期:玉米开花授粉期。 三、预报依据 1、品种抗性:据调查,大多品种都不抗弯孢霉叶斑病。 2、气候因素: 7月末至8月初,我县以多云天气为主,部分地区有短时雷阵雨,最高气温34-36℃,部分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3、菌源充足:去年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在我县发生中等,田间残存菌量...
由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与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对该病害的防治应 采用以清除除侵染源为先导,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化学手段以保护无 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更好的控制和防治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保证玉米 高产优质。 目前我国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