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玉柄铁剑给考古人员留下的“初印象”随着清理发掘工作的展开 玉柄铁剑终于露出“真身”考古人员最初想叫它“玉柄铁削”但铁削只是个单刃的削刀 而且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 玉柄铁剑不仅出土于兵器区 还是双刃 叫“削”显然不合适 考古人员又因为它的长度 倾向于叫它“玉柄铁匕首”但是“匕首”二字少了些威风 ...
西周铜茎玉柄铁剑是西周的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号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西周铜茎玉柄铁剑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铜柄表面嵌入条状绿松石片,圆形柄芯下端套入中空的玉柄之内。玉柄由茎、首两部分套接而成,铜柄...
锈迹斑斑,整体变形,长三十多厘米,剑柄和剑身几乎完全分离。仅看样貌,谁能想到这把玉柄铁剑就是传说中的“中华第一剑”?玉柄铁剑,西周晚期文物,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剑身插在精心制作的牛皮鞘内,剑外有丝织品包裹的痕迹,剑柄是由和田青...
(玉柄铁剑·剑身)玉柄铁剑尽管“年老色衰”,看上去像块不起眼的“烤红薯”,但岁月不能掩埋它昔日的光华。它是一柄仿生宝剑,剑柄坐地,就像是一杆破土而出、英姿飒爽的翠竹,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此剑由铁质剑身、铜制剑芯和玉质剑柄组成,在剑身和剑柄的结合处镶嵌有绿松石;剑柄是由和田青玉制...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虢季墓) 以玉为柄 剑柄是和田青玉所铸 笔直圆润 像是竹节 有君子之风 以铜为芯 剑柄中部是空的 插有铜芯连接剑身 以铁为身 剑身是由块炼铁经过长时间渗透锻打 形成的锋利的块炼渗碳钢 块...
三门峡虢季墓出土的玉柄铁剑,属于西周晚期,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将中国人工冶铁史向前推进了两个世纪,为中国冶铁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玉柄铁剑,让我想起了“刚柔并济”和“菩萨心肠,雷霆手段”。这把剑不仅是古代工艺的杰作,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李清丽:虢国玉柄铁剑由铁质剑身、铜质柄芯和玉质剑柄嵌接组合而成。剑身部分经鉴定,为人工冶铁制品。西周时期,青铜器是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根据考古资料证实,在商代中晚期时,中国先民已对铁的特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比如铁与青铜相比,硬度更高,制成武器刃部更锋利、耐用。所以,人们就...
📜 玉柄铁剑,这件西周时期的文物(公元前1046~前771年),真的是个宝贝。剑身是铁质的,柄芯是铜质,剑柄则是用玉质材料制成的,整体长度大约20厘米,茎长13厘米。在剑身和柄的结合处,还镶嵌了绿松石片,真是精美绝伦。🌿 剑柄采用的是和田玉,质地细腻,温润光滑,雕工更是精湛无比。剑柄中空,里面插有铜制的芯,...
在河南博物院收藏着一件很不起眼的器物,但确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就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剑”的玉柄铁剑。 这支铁剑为西周晚期器物,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不止是锈迹斑斑,而是锈得变了形。向前看,玉柄铁剑还有个1厘米长的尖儿,找到些锋利的感觉;向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