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玉壶冰琴是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文物。长123.9厘米 肩宽22厘米 尾宽15.1厘米 此琴为递钟式,鹿角灰胎,外髹朱漆,通身有蛇腹纹及冰断纹,蚌徽。琴为无角圆头,直项垂肩至三徽,腰作小型内收半月形,琴面弧度较平。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龙池内有“金远制”款,池上刻草书“玉壶冰”铭,其下刻篆文“绍兴...
“‘金远制’是说这张琴出自南宋制琴名家金远之手;‘玉壶冰’铭说明这张琴的名字叫‘玉壶冰’;‘绍兴’是南宋时期高宗帝赵构的年号,这表明,这张琴就是被制于这一时期。”陈卓说。南宋“玉壶冰”琴(天津博物馆供图)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有圣人琴、文人琴、帝王琴。“这张琴是圣人琴中典型的神农式,鹿角...
应该说,能够在数百年后聆听到南宋琴乐已是有幸,但更加幸运的是,天津博物馆《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正在展出的玉壶冰琴,便是南宋开国年间所作,因其琴池下刻有篆文“绍兴”印,而“绍兴”即南宋开国皇帝高宗赵构的年号。纵观此玉壶冰琴,虽已流传近千年之久,却依然保存良好,且出于名家金远之手,...
纵观此玉壶冰琴,虽已流传近千年之久,却依然保存良好,且出于名家金远之手,其名“玉壶冰”又体现着斫琴者清正高洁之情操,因此,确为传世古琴之精品。 北宋欧阳修曾在诗中写道,“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欢迎朋友们来到天津博物馆,赏“无上神品”《雪景寒林图》的壮美景象,“听...
这件“玉壶冰”琴,南宋时期制作,通长119.1厘米,隐间110.3厘米,额宽17.8厘米,肩宽19.3厘米,尾宽13.3厘米,厚4.8厘米。原为清宫旧藏,现藏于某博物馆。此琴采用仲尼式设计,以桐木斫制,黑漆外观,鹿角灰胎,蛇腹间流水断纹。长方池沼设计,槽腹基本呈方形。金徽、白玉足、檀木轸和岳尾的组合,使其显得格外精致。琴背...
(宋玉壶冰琴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玉壶冰琴通长123.9厘米,肩宽22厘米,尾宽15.1厘米,底厚1.4厘米。玉壶冰琴为递钟式,无角圆头,鹿角灰胎(即用鹿角烧成的白色粉末和红色的漆搅拌后形成的朱漆)。古琴的漆面,历经岁月沧桑,形成断纹,时间越久,断纹越多。在...
在天津博物馆的“再现高峰”特展中,一件南宋时期的玉壶冰琴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琴制作于约900年前,是南宋年间的珍品。琴身无角圆头,鹿角灰胎,漆面历经岁月形成了独特的断纹。琴身腰处向内微收,呈半月形,琴面弧度较平。琴身底部的中间和尾部各有一个出音孔,呈长方形,中部大的叫龙池,底下小的叫风沼。琴...
每日鉴赏|“玉壶冰”..“玉壶冰”琴,南宋,通长119.1厘米,隐间110.3厘米,额宽17.8厘米,肩宽19.3厘米,尾宽13.3厘米,厚4.8厘米。清宫旧藏。“玉壶冰”琴,仲尼式,桐木斫,黑漆,鹿角灰胎,蛇腹间流水断。长
士无故不撤琴瑟,琴为文人四友之一。有弧度的琴面、平阔端正的底板象征天地,琴头、岳山、琴颈、琴腰、琴身、琴徽、琴弦、琴足、琴轸,各个部位的名称蕴藏着中国文人对天地自然的理解。让我们跟随“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走进古人与古琴的世界。 “玉壶冰"琴仲尼式 宋代,通长119.1厘米,隐间110.3厘米,额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