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被贬为山阳公的汉献帝刘协寿终正寝,此时的曹魏皇帝曹叡以汉天子的礼仪将刘协下葬,并且给他一个“汉孝献皇帝”的谥号,这也是我们常说“汉献帝”的来历。在《谥法》中,”聪明睿哲曰献“,这是说汉献帝是一个聪明睿哲的皇帝,也即“献”是一个美谥。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汉献帝,...
也正因为汉献帝一生的所作所为,所以有很多人也认可这样的说法,同意汉献帝之所以称"献",就是因为他白白献出了大汉的江山。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汉献帝"并不是他的全称,刘协死后,魏明帝授予他的谥号是"孝献皇帝",简称为"汉献帝"。而在一开始的时候,汉献帝其实是有另一个谥号的,那就是"孝愍皇...
朱祐杬,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成化二十三年受封兴王,享年44岁。虽然他的一生相对平凡,但因其儿子继承明朝皇位,被推尊为“兴献帝”,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嘉靖时改制陵墓,成为历史上备受尊崇的皇帝之一。这三位“献皇帝”在历史长河中各有传奇,其荣耀和地位的获得与家族的伟...
孝献皇帝皇帝是真实的第十四位东汉皇帝,有些史书把登基不及一年的两位少帝没有计算在内,那就是东汉十二帝。前面依次是,光武皇帝刘秀(25-57)、孝明皇帝刘庄(58-75)、孝章皇帝刘炟(76-88)、孝和皇帝刘肇(89-105)、孝殇皇帝刘隆(106)、孝安皇帝刘祜(107-125)、少帝刘懿(125)、孝顺皇帝刘保(126...
而题跋点出「共祝圣寿于无疆」,可知这是在为向皇帝献寿,所以也难怪西王母不是主角了。皇帝的面子很大,连西王母都特地赶来祝寿。圣相八元 所谓“八元”,即古代传说中的八个贤德之人,《左传》中记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
“恭穆献皇帝”、“章圣皇太后”只是嘉靖帝的“本生父母”,按礼制是不能拥有祭祀册文的,使得文官集团为此事跳出来反对,在左顺门外闹事;嘉靖帝则痛下狠手,以“要挟君上、无人臣礼、大不敬”的理由,将闹事的官员全部抓捕,随即部分官员被贬斥、勒令致仕,部分官员先施以廷杖,然后革职、充军(其中就有闹事为首者、杨...
南唐时贡墨进献皇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博取皇帝的欢心。具体来说:彰显尊贵与忠诚:朝中显贵通过进献贡墨,向皇帝表达忠诚和敬意,同时彰显自己的尊贵地位。贡墨作为精心制作的墨品,代表了当时制墨工艺的最高水平,进献贡墨也是向皇帝展示自己品味和鉴赏力的一种方式。寻求政治庇护与奖赏:进献贡墨也可能...
明显陵-明睿宗献皇帝朱祐杬 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生于1476年(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初二),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薨逝,享年44岁,是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的第四子。宪宗成化皇帝在位期间,因前二子早夭和后宫争宠,到第三子纪淑妃张氏所生之朱祐樘,只得暗藏幽宫,到六岁月时方得见帝,这便是后来的明...
朱温对他有救命之恩,他对朱温极为忠诚,朱温要什么就给什么。因此,朱温称帝后,他主动请求避讳,因为朱温以前叫朱全忠,也是唐朝皇帝赐名。朱温非常高兴,进封张全义为魏王,并赐名宗奭。有一天,朱温到张全义家养病,张全义让全家的女眷都来拜见并伺候这位恩人。朱温病好后,老毛病又犯了,把张全义妻妾、女儿、...
他穿上战甲,骑上战马,带领数万北魏士兵,远征三千公里,成功击败柔然,凯旋而归。这次战斗是他作为皇帝的初次尝试,也是他作为皇帝的最后一次尝试。(大败柔然)在这场战争之后,世间再无献文帝,只剩下普通的拓跋弘。承明元年,公元476年,拓跋弘在二十二岁的年纪突然驾崩于北魏皇宫永安殿内。二十二岁,这是人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