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出自:(《庄子·天下》) 【注释】 精神:精气、神明。傲倪(ní):轻视,蔑视。 【译文】 只有庄子他同于大道、在精神上与神明自由往来,而不蔑视万物;不涉足人间的是非,而与世俗之人和平相处。 感悟:庄子的灵魂是自由的,是可以跟世俗和谐共处的,尊重万物...
1、“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作者是庄子。它的意思是—— 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谴责是非。 2、附原文: 芴漠无形〔1〕,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2〕,神明往与〔3〕!芒乎何之〔4〕,忽乎何适,万物毕罗〔5〕,莫足以归〔6〕,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庄子说的。这句话出自庄子的著作《庄子·天下》,原文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它的意思是,独自与天地自然的精神相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谴责是非,以这样的方式与世俗相处。庄子,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他主张“独与天...
庄子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绝对精神自由,提出了见独、坐忘、心斋和由技进道的修养方法,做到精神专注、心思凝聚、心无所知,无己、丧我、虚静,使心灵达到恬静而自由的境界。这从一个侧面证实 ①人的精神超越物质的束缚才能获得绝对自由 ②人只有摆脱社会制约才能获得真正自...
《庄子·天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居。 译:独自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责问人间是非,而能与世俗相处。 为何用“独”而不言“我”?何为天地精神?二者如何“往来”? “独”,可以释为“至人无己”的“我”;也可解为“见独”后的“我”。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该言论描述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意思是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出自于《庄子·天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翻译: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谴责是非。《庄子·天下》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中说的是天地之初,混沌一片,人要天人合一,回复自己的本初面目,就应该让精神和天地相往来,万物、是非一体视之,和光同尘。人为什么要在黑夜之中睡觉,那就是清空白天的一切,把精神回归到母体一样的混沌之中,让性命得以休养、回复。反过来说,你的...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什么意思这句话? 意思是: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出自:战国庄子《庄子·杂篇·天下》原文选段: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环玮,而连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