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多人 著 大 中 小 【题解】女子失态,寝食不安。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1、狡童:即姣童,俊美的少年。《正义》:“言彼姣好之幼童也。” 2、维:因为。 3、息:《集传》:“息,安也。” 【参考译文】 那个...
《诗经》中有许多女性失恋的形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痛苦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在《郑风·狡童》这首诗中,我们从她的自述中可以了解到,她虽然对男子怨恨而焦虑,但她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对他的依恋与深情。"狡童”的“狡”,一种理解是“佼”,意为强壮和美丽。因此,诗中的“狡童兮”,可以理解为“那个...
《诗经》中刻划了许多遭遇情变的形象,情变程度有别,痛苦感受不同。《郑风·狡童》中的女子面临失恋的情况,听她的呼告,能感觉在怨恨与焦虑中,仍对恋人充满了渴望与深情。“狡童”的“狡”,一说通“佼”,亦即强壮俊美之意;如此理解,“彼狡童兮”,亦即“那个强壮漂亮的小伙子啊”。这就是骂中有爱,恨中...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全诗都是以女子的口吻在“抱怨”:你这个狡猾的少年郎啊,居然不跟我说话。都是因为你,我都没啥胃口吃饭了。言外之意就是希望男子能主动来找女子说话,这“抱怨”本身就是在变相地“求和”与示弱。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第二节...
国学诗经之《国风·郑风·狡童》译文和注释 关于《郑风·狡童》这首诗,汉代经生以之为刺诗。 郑昭公忽不能与贤人共图国事, 致使祭仲擅权, 危害国家, 故诗人作此刺之。 后人多从其说。 而现代学者一般不赞成这种说法, 认为这是一首热烈的情歌或女子失恋的诗 歌。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
《诗经·狡童》原文、译文及鉴赏相关范文 《诗经·狡童》原文、译文及鉴赏 四年级|其他|600字 狡童(半是抱怨半是爱)狡童——半是抱怨半是爱【原文】彼狡童兮①,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2),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3)。…… 查看全文 ...
朱子语类》:“当是男女相怨之诗。”傅斯年:一女子为其所爱者所弃,至于不能餐息。这应当是一首情歌,女孩与男孩交朋友,两个人之间发生了小矛盾。男孩不理女孩了,女孩因而嗔怨起那个男孩来。所以,我比较认同高亨先生的观点。【参考文献】《诗经译注》 高亨 《诗经译注》 周振甫 《诗经讲义》 傅斯年 ...
狡童太坏了,他搅乱了女孩子的心情。《诗经》里的狡童通常都被解读为“傻小子”,是女方对男方的戏谑和嗔怪。但《麦秀歌》里的狡童应该不同。《麦秀歌》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人诗,据传作者是箕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叔叔,被逼着装疯的那位。当商朝亡国之后,箕子回到朝歌,面对已然荒芜破败的故都写下了这首《麦秀...
《郑风·狡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表现男女相恋之情的诗歌,写一个姑娘爱上一个小伙子,她直率而大胆地向他表达了爱慕和追求追求;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表现夫妻或情人之间发生情感风波的诗作;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女子失恋的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通过循序渐进的结构方式以及直接呼告...
1、诗经·郑风·狡童作者:【先秦】佚名 彼狡童兮[1],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2],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3]! 注释:[1]狡童:狡黠的年轻人,犹言家伙、小子。在此为亲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