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曰: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中国话“歇”就是休息,大休息就可以证菩提。睡觉是假休息,身心皆空,万缘放下,才是真休息。 身也休息,心也休息,空也休息,把空的境界都休息掉了,那才叫大休息。所谓“念休息”,是要你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念念放下。 生死等同看,得失一体观,如去如来,方...
经文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揵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
如果你能不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的虚妄分别所困扰,那么你的狂性就会自然歇止,歇止就是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是从人得来的,何须劳苦筋骨去修证。富楼那等人既然已经证得无漏,断了三缘,只因为法执未破,不知道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全无实性。因此,他们随这些虚妄分别,便认为有三界可出,有涅槃可证,...
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 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 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 𫝆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𫝆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你心里这个演若达多──你这种迷心自己若休息了,你明白了,歇即菩提。这并不是说是你歇了,然后又生出个菩提来;就是你歇了,就是菩提!迷去了,就是真!也并不是说“去了迷,才是真”。就是在这个迷的时候,你一明白了就是真,并没有两个的。那么你明白就是真,你不明白就是迷,所以...
什么叫真修行? 一、狂性顿歇,歇即菩提。“歇”不是说让我们不劳作,而是要我们放下心中的杂念执着、颠倒妄想,放下心中的贪嗔痴和是非分别。佛教认为一切众生自身都具有清净佛性,只是人们被世俗的欲望、贪嗔痴...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狂性自歇:进一步解释明心见性之时,迷惑颠倒当下停止。「歇即菩提」是不是讲知妄即真啊?是不是华开莲现?一切的果都是由我们这个心来体现。菩提心当下是不是就是菩提果?烦恼心当下是不是尘劳之果啊?所以圆顿大法
《楞严经》中有言:“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中国话“歇”就是休息。大休息就可以证菩提。我们睡觉是假休息,身心皆空,万缘放下,才是真休息。身也休息,心也休息,空也休息,把空的境界都休息掉了,那才叫大休息。所谓念休息,是要你行、住、坐、卧,随时随 - 高先生的乌
菩提Bodhi 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出處:楞嚴經卷四)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出處:楞嚴經卷三) 菩提是梵語,譯成中文就叫「覺道」,就是一個覺悟的道理…… 菩提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菩提什麼地方也沒有來 - 妙云【妙觉真心】于20230823发布在
那就放下妄想,让“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成为你的座右铭。👵 老子曾言:“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又道:“外其身而后身存。”这意味着,要能公而忘私,让你的意识超越自我,与宇宙合一。💡 修炼的精髓在于,放下一切执念,让心灵得到真正的休息。放下即是清净,自在即在其中。不要被修道的心所束缚,放下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