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定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犯罪边界的意义 民法与刑法都对知识产权保护做了相应规定,但民法与刑法的使命、规范范畴及规制方式等存在显著差异,对当事人的影响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均有所不同,故检察机关在办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中应注重侵犯知识产...
面对不同法律间的解释冲突,知识产权刑法适用应当坚持依法审慎的原则,既要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也要注意把握好刑法与知识产权部门法之间的边界。重视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概括性证明技术的提炼与运用 在知识产权检察办案中,刑事证明的原则和要求虽然与其他普通犯罪无异,但刑事证明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有其特定性。一般...
原标题:明确涉税犯罪边界,增强纳税合规意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3月18日发布,明确了涉税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有关罪名的理解以及新型犯罪手段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近年来,涉税犯罪呈现多发态势,成为企业合规经营的一大隐患。打击...
陕鄂边界的“一站五所”区域联动,还加强了区域性跨境暴力犯罪、流窜作案、区域多发性犯罪的打击力度。对毗邻地区发生严重暴力犯罪和重大刑事案件,迅速启动“一站五所”案件合成联侦机制,以案发地为核心,以作案时间里程为半径,建立案件侦控包围圈,第一时间向检查站、治安卡点、相邻派出所传递封控指令,开展协查...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牟利原理及犯罪边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行为归纳为两类情形: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
浅谈犯罪边界的确立 [摘要]“零容忍”的警务政策,在打击严重违法行为的同时,也带来 关于严重违法行为与轻微犯罪行为之间如何界分的难题。我国现有的三级规 范体系,对具备相同特征的违法及犯罪行为根据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而 界分,而“量”本身在立法及司法上的不确定性,给界分造成障碍。文章在借 ...
因此,“定量”的犯罪界定标准,在立法不明确的前提下,加之我国各地司法实践状况以及司法人员认识上的差异,造成同一行为可能在不同的地区被认定为不同性质的行为,对我国法治建设形成直接的冲突和破坏。 这种通过定性加定量的犯罪概念难以区分严重违法行为与轻微犯罪行为,需要进行修正。 三、建立轻罪制度——确立犯罪边界的...
实践中要精准区分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之间的边界。例如,著作权法中的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而刑法中的侵犯著作权罪要求入罪的发行行为须以营利为目的,两者的内涵与外延显然有区别。面对不同法律间的解释冲突,知识产权刑法适用应当坚持依法审慎的原则,既要...
实践中要精准区分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之间的边界。例如,著作权法中的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而刑法中的侵犯著作权罪要求入罪的发行行为须以营利为目的,两者的内涵与外延显然有区别。面对不同法律间的解释冲突,知识产权刑法适用应当坚持依法审慎的原则,既要...
中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在法律上,16岁被视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完全不受法律的约束。该条第二款进一步指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