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又被称为第三代毒品,具有名类繁多、迷惑性强、依赖性大、毒效持续时间长等危害性。这些披着各种外衣的毒品,在网络上贩卖时,却往往被描述成“无毒无瘾”等字眼,因此更需要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网友加强警惕和戒备意识,牢记毒品荼毒之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随后,李芃芃率队循线深挖,打掉一个家族式制贩毒团伙,缴获反应釜、多功能反应器等全套制毒设备,缴获色胺类新型毒品260余千克、制毒原料等各类化学品1000余千克。据了解,“犀牛液”(或称“犀牛G点液”)是一种粉红色液体管状物品俗称,其中含有引发迷幻效果的5-MeO-DiPT成分,由于属于新型的致幻剂,已被列入中...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等部门均从样品中检出伽马羟基丁酸等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那么,究竟什么是新精神活性物质呢?其实,“犀牛液”“零号胶囊”“听话水”“迷幻蘑菇”等,都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有很多具有“迷惑性”的别名,比如“策划药”“天然兴奋剂”“狡猾药”“舞会派对药”等,它属于不...
去年4月,上海金山警方接到举报线索,有人在网上销售新型毒品“犀牛液”。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立即会同金山公安分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侦查,先后在本市抓获多名销售“犀牛液”的犯罪嫌疑人,并查明网店货源的源头为犯罪嫌疑人齐某。9月11日,警方发现齐某先后通过快递向天津、郑州、淮南、聊城、义乌、锦州等6个城市寄递...
2018年9月中旬,警方在杨某家中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反应釜、多功能反应器等制毒设备,缴获含“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成分的“犀牛液”200余千克、含“巴比妥”及“苯巴比妥”成分的二代“犀牛液”45千克、制毒原料及各类化学品1000余千克。 目前,该案所有的嫌疑人因涉嫌制造、贩卖毒品罪均已被依法移送...
在曹某的宣传之下,李某利用网络和曹某进行联系,想从曹某处购买“犀牛液”。曹某与李某在网络上沟通了毒品价格及交货时间地点。后曹某通过他人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向李某交付了毒品,在交易时被警方抓获。在警方抓获相关毒品犯罪人员后,曹某随后向公安机关主动投案。 法院审理 被告人曹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贩卖...
今年6月,上海公安对外发布信息,正式宣告全国首起公安部督办的涉“犀牛液”毒品案侦破,一个家族式制贩毒团伙被捣毁,缴获成品毒品245千克、制毒原料及各类化学品1000余千克。此时的金山公安分局院内,一株株枇杷树正结出累累果实。该起案件得以侦破,缘起于金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刑科所民警刘缙从派出所送检的一份疑似...
2019年2月底,奉贤警方接线索举报称有人在网上发布出售新型毒品“犀牛G点液”的信息。奉贤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于当晚22时30分在上海中心城区某酒店门口将犯罪嫌疑人林某抓获,并查获疑似毒品的液体共2支(经称重重量为5.9克),经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对上述液体进行鉴定,检测出5-MeO-...
目前,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到的新型毒品,主要是指第三代毒品,比如喵喵(卡西酮类)、娜塔莎(合成大麻素类)、犀牛液(色胺类)等物质;还有一些新型毒品,比如邮票、聪明药、开心水等,主要成分仍然是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毒品,只是被制作或包装成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模样来混淆视听。(新型毒品犀牛液照片)新型毒品中...
新华社上海6月24日电(记者朱翃、许东远)记者24日从上海警方获悉,上海公安机关侦破涉及“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新型毒品(犀牛液)的特大网络制贩新型毒品案。缴获 “犀牛液”200余千克、二代“犀牛液”45千克、制毒原料及各类化学品1000余千克。据上海警方介绍,俗称“犀牛液”的新型毒品主要成分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