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物质的三态变化,高中阶段进一步探讨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结合已掌握的化学键知识,理解晶体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深入介绍晶体的形成、晶格缺陷等晶体常识,强化学生对物质状... 文档格式:DOCX | 页数:4 | 浏览次数:3 | 上传日期:2024...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物质聚集状态与晶体常识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物质聚集状态有哪些吗?晶体又是什么呢?” 展示一些关于不同聚集状态和晶体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物质聚集状态与晶体常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
课程名称:3.1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2. 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下学期化学班 3. 授课时间: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具体上课时间待定 4. 教学时数:45 分钟或 1 课时 本节课将围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2 中“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章节展开,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说出包含“气、液、固”在内的更多的物质的聚集状态,了解晶体的特点,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了解晶体的变化规律,学会鉴别晶体的方法,了解晶体制备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了解晶体中粒子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晶体的常识,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归纳、对比、判断和推理。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首先通过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状态,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固体冰糖的形态等,从而引出物质的聚集状态的概念。 设计互动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有哪几...
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共2课时新授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共2...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教学视频,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的转变过程,以及晶体形成的特效视频。 2.准备常见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图片或实物。 3.准备晶体类型的相关模型或教具。 4.设计教室互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课程《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课程名称: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班 3.授课时间:第1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性质和特点。
4.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设计: 1.导入(5分钟):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雪花、沙子、糖等)引入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和晶体结构的概念。 2.新课内容(20分钟): -讲解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介绍晶体常识:晶体的定义、晶体结构的特点、晶体的分类。 -结合教材内容,展示晶体的微观结构图像,让学生了解...
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晶体的自范性、各向异性,结晶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物质有几种聚集状态,他们转化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何?转过过程对应的微观过程又是怎样的? 物质常见的聚集状态有三种:固体、液体、气体。他们彼此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效应如图所示。 对于固态物质来说,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物质中原子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