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种复合体的定义和形成 物种复合体是指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杂交而形成的新物种群体。物种复合体的形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杂交:物种复合体的形成必须伴随着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杂交是指两个不同物种之间的交配,从而产生新的后代。 2. 后代的可生育性:物种复合体的后代必须是可生育的,即它们能够繁殖后...
这一类群称之为肺炎克雷伯菌物种复合体(K. pneumoniae species complex, KpSC)。 如图1所示,近期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发现,KpSC包括了七个主要的系统发育类群(phylogroup):K.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iae(Kp1)、K. quasipneumoniae subsp. quasipneumoniae(KP2)、K. variicola subsp. variicola(KP3)、K. quasi...
最近,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种子植物分类课题组以青藏高原特有禾草细柄茅属(Ptilagrostis)双叉细柄茅复合体为研究对象,选择28个居群366个个体,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个形态性状进行了全面评估,将该复合体划分为5个物种,包括原先已知的3个物种,并描述了2个...
另一方面,Nemania diffusa和Arthrinium arundinis的线粒体基因组经历了显著的基因重排,表明炭角菌目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频繁的基因重排事件。 使用Mauve软件分析了7个线粒体基因组共线性,发现N. cabana的线粒体基因组与炭角菌目其他真菌有5个同源区域(图7)。这些同源区域的位置在不同的线粒体基因组之间显示出显...
版纳植物园等揭示木瓜榕物种复合体的遗传结构和种间杂交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的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昆虫和植物之间专性互利的传粉系统中,已经发现了相互联系物种的共同分化,也在丝兰-丝兰蛾、榕树-榕小蜂和叶下珠-头细蛾系统中检测到了平行的系统发育关系。在这些系统中,一种传粉者只给一种宿主传粉...
更重要的是,该研究整合了基因流、谱系分化时间、有效群体大小和歧化选择对基因组分化的作用,以识别可能参与物种形成的基因和表型变异的地理分布的遗传基础。该研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耧斗菜复合体和分布于东亚地区的其它物种的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
照片 关于 黑黑桑是家科开花植物的物种复合体. 常见的名字包括老黑莓、黑老欧洲老欧洲老黑莓、欧洲黑黑莓. 图片 包括有 夏天, 欧洲, 解压缩 - 325457553
为解决台湾潮间带帽贝物种鉴定混乱和多样性认知不足的问题,研究人员采用整合形态学与分子标记(COI/16S rRNA)的方法,系统调查了26种帽贝(含2个未描述Lottia物种和4个新记录Siphonaria物种),验证了Nipponacmea formosa的分类地位,揭示了Cellana grata和C. toreuma的隐存种分化格局,为 Indo-West Pacific 区域软体动物...
周炜帏发现“中国林蛙复合体”物种形成原因 摘要:近日,我国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博士生周炜帏在张亚平院士和车静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在Molecular Ecology发表上发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Speciation in the Rana chensinensis species complex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印度奥里萨邦作为疟疾高发区,近年虽通过综合防控使病例下降94%,但复杂的媒介生态和神秘的"孪生物种"现象始终是消除疟疾的最后障碍。这里既有肥沃的沿海平原又有茂密森林,Anopheles culicifacies和An. fluviatilis两大主要媒介各自演化出多个遗传学相似却行为迥异的"孪生兄弟"——有的嗜吸人血传播疟原虫,有的偏爱牲畜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