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的第二层。在物理层的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帧的组装、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与重发等。从图1可以看出,发送端和接收端...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位于网络层的物理层之间,该层的任务是确保在发送方实现物理层数据的可靠传输、在接收方检验所收到的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链路层管理网络介质的、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在单个或物理电缆段上点对点的传输(point-to-point transmission),通过唯一标识每一个网卡的专用地址,识别本...
🔗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 2. ️数据链路层 链路层的意义:物理层的线路有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组成,比特流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时肯定会存在误差的。这样就引入了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采用差错检测、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方法,向网络层提...
⑤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数据报过长的时候就会切割成分组。功能有: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针对全局,宏观上整体控制速度)。 ⑥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组装成帧(数据链路层的单位)。 ⑦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不管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能在链路上传送)。(很傻瓜,给...
计算机的网卡也叫适配器(adapter),主要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3.5关于CSMA/CD协议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多点接入:证明这是总线型网络 载波监听:在发送前或者发送中检测信道是不是有其他在发送的信号 ...
通信双方的 主机 涉及到全部 七层 模型 ; 中间的路由器, 只涉及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三层 ; 三、应用层 "应用层" 概念 :应用层是 用户 与 网络的界面 , 所有能 与用户交互 , 并 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 称为应用层 ; "应用层" 服务协议 : ...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概念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两个分层。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最底层,它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纤等)传输到目标设备。它定义了传输媒介的电气和物理特性、接口和传输速率等。物理层不关心传输的数据是什么,也不负责其正确性和完整...
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低到高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前四层功能如下: 1物理层 (1)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2)物理层解决包括传输介质、信道类型、数据与信号之间的转换、信号传输中...
1.物理层(第一层):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物理层。它负责设备之间的实际物理连接。物理层包含比特形式的信息。它负责将单个比特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下一个节点。当接收数据时,这一层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0和1发送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帧重新组合在一起。 物理层的作用如下: 比特同步:物理层通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