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的层次,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 协议层通常指的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这些层次主要负责处理网络通信中的协议和数据交换,例如TCP/IP协议栈。 物理层是网络通信中最基本的层次,它负责传输比特流,即二进制数据的传输。物理层主要关注硬件设备,如网络电缆、网卡、集线器和中继...
为了完成不同计算机或网络或架构之间的成功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OSI七层模型,该模型(从上到下)包括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每一层其实际上都是一个协议包,比如说当我们要提起应用层的时候,并不仅仅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谷歌、火狐等APP),还包含了大量的应用层协议...
1. 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2. 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3. 在这一层,协议数据单元为比特(bit);4. 在物理层的互联设备包括:集线器、中继器、网线、调制解调器、网卡(有些地方说网卡横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这两层都算)等;5. 常见的协议有RS-232、V....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给两个相邻节点传输数据。 数据链路:物理链路+通信协议。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两种。 一、点对点信道的PPP协议: 用三层模型来研究数据链路层,不管在哪一链路上的通信(主机对路由,路由对路由)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
一、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协议模型主要是:应用层(Application)、表示层(Presentation)、会话层(Sess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物理层(Physical)。 三、五层体系结构 五层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五层协议只是OSI和TCP/IP的综合,实际应用...
物理层的一个重要功能:根据所适用传输介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物理层协议,规定数据信号编码方式,传输速率,以及相关的通信参数。 1.3、设置物理层的目的 屏蔽物理层所采用的传输介质、通信设备与通信技术的差异性,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使用物理层的服务,而不需要考虑物理层的功能具体是使用了哪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
CAN通信物理层和协议层简介 1、CAN物理层和协议层 CAN与串口类似,都是异步通信,利用两根差分线来进行信号的传输。 在多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时主要分为遵循ISO11898标准的高速短距离闭环形式和遵循ISO11519标准的低速远距离开环网络。这两种形式主要是在硬件设计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加入120欧姆或者2.2千欧姆电阻。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所谓的物理层,是指光纤、电缆或者电磁波等真实存在的物理媒介。这些媒介可以传送物理信号,比如亮度、电压或者振幅。对于数字应用来说,我们只需要两种物理信号来分别表示0和1,比如用高电压表示1,低电压表示0,就构成了简单的物理层协议。针对某种媒介,电脑可以有相应的接口,用来接收物理信号,并解...
USB按通讯速度可分为低速,全速和高速设备。在我们的应用中,低速和全速是最为普遍的,在此我们对USB从物理层到协议层做一个简要的介绍。高速USB的原理是一样的,在理解了低速和全速设备的工作原理后再去理解高速设备就比较简单了,在此我们暂不讨论。 低速(Low Speed, 1.5Mbps):键盘,鼠标,手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