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治脏器炎症的神方啊。 这个大黄牡丹汤,主要是能“泻热逐瘀,散结消肿”,它针对的是肚子里面的湿热炎症。比如肠胃炎、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肿痛出血的痔疮等等, 凡是湿热炎症引起的肚子疼痛,都能用大黄牡丹汤治疗。 先给大家讲...
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作用;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作用;冬瓜...
大黄牡丹汤在《金匮要略》中是作为肠痈专方来使用的。但在今天的中医临床上,这种概念已不是很清晰,本方的运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肠痛,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疾病。 治鼓胀。《成绩录》:(1)池田屋之妻,患鼓胀三年,腹胀大现青筋,...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牡丹汤 【处方】牡丹皮45克、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1枚、槟榔(锉)60克、桑根白皮(锉)60克、鳖甲(去裙襕,醋炙,锉)36克、大黄(锉,炒)30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45克、郁李仁(汤浸,去皮、尖)45克、枳壳(去瓤,麸炒)45克。 【制法】上九味,锉碎。 【功能主治...
【组方】大黄、牡丹皮、冬瓜仁、金银花、蒲公英、木香、川楝子,生甘草。本方是由大黄牡丹汤去芒硝、桃仁,加金银花、蒲公英、木香、川楝子、生甘草组成。该方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热毒期,故加清热解毒之银花,蒲公英;腹痛拒按,腹肌紧张,有反跳痛,是气滞血瘀之证,则加行气活血止痛之木香、川楝子;用生甘草既...
🌿 中医认为,肠痈是一种由湿热瘀滞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右下腹肿胀、疼痛拒按、发热、自汗等。大黄牡丹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专门用于治疗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大黄牡丹汤的组成如下: 大黄:苦寒攻下,泻肠中湿热郁结,并祛肠中稽留之瘀血。
大黄牡丹汤,对治阑尾炎 邓老认为,只要急性阑尾炎诊断一成立,越早用"下法"越好。用药三四小时后,若仍不见泻下,可再服一剂,必于当天达到泻下之目的。得泻后,第二天仍用"下法",直到痊愈。 急性阑尾炎是由于寒温失调或饮食失节或喜怒无度,而使"邪气"(淤秽之物如粪石之类)与"营卫"互相搏结于肠道,致使运化...
经方古方识要11:大黄牡丹汤 作为中医经方坚定的拥趸,为继承和发扬、宣传日渐式微的中医经方,新注册了账号,衷心感谢各位看官“驻指观看”,亦烦请各位“关注”与支持!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四两(12克)、牡丹皮一两(3克)、桃仁五十个(9克)、冬瓜仁半升(30克)、芒硝三合熔化(9克)。【用法】上药...
大黄牡丹汤的药物组成包括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大黄。 大黄牡丹汤的主要功效是泄热、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大黄牡丹汤可以用来治疗湿热瘀滞导致的肠痈初期。肠痈初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局部肿痛、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在现代临床使用过程中,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中记载了一款名为牡丹汤的药方,其配方如下:主要成分包括牡丹6克、甘草6克、败酱6克、生姜6克、茯苓6克、薏苡仁9克、桔梗9克、麦门冬9克、丹参12克、芍药12克以及生地黄15克。服用方法是:将这十一味药材研磨成末,然后用1升水进行煎煮,煮至大约300毫升。此汤药需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