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 由致病性放线菌引起动物和人的一种非接触、慢性传染病。以头、颈、下颌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 1.流行病学: 牛、猪、羊、马、鹿等均可感染发病,以牛最易感,尤其是2-5岁的牛,人也可以感染。患病动物作为传染源,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
本病病原是牛放线菌,除此之外还有林氏放线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它们在牛体内均可引起类似病变。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是一种不运动不形成芽孢的杆菌。在牛的组织中外观似硫磺颗粒,大小如别针头呈灰色、灰黄色或微棕色,质地柔软或坚硬。这种细菌的抵抗力弱...
二、药物治疗 内服碘化钾:成牛每日5~10克,犊牛2~4克,连续服用2~4周。碘化钾能抑制放线菌的生长,促进病灶愈合。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碘中毒现象(如流涎、食欲减退、流泪、皮疹、脱毛、结膜炎等),应停药5~6天或减少内服剂量。 静脉注射碘化钠:重症牛可静脉注射10%碘化钠液,每次50~100毫升,隔日一次,共用3~5次。 ...
▶放线菌大量存在于土壤中,牛在草地上吃到含有放线菌的草,或者接触到被病菌传染的物体;▶牛吃了不干净的饲料、喝了不干净的水,感染到了病菌;▶牛受伤、皮肤划痕、寄生虫、蚊虫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传播。三 病症 ▶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因此牛感染放线菌之后,会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牛的上颌骨还有...
牛放线菌病主要是由牛放线菌、林氏放线杆菌感染牛引起的,以色列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化脓性棒状杆菌也可引起本病。 临床症状 有的病例下颌骨表现化脓性骨化性骨膜炎或骨髓炎。随病程的发展,骨层扳和骨小管遭到破坏,出硬骨疽性病变,下髂骨肿大,呈粗糙海绵样多孔状,甚至局部形成瘘管。有脓汁排出。有的病例呈现...
牛放线菌(Actinomyces bovis)形态随所处环境不同而异。在培养物中,呈短杆状或棒状,老龄培养物常呈分支丝状或杆状,革兰氏阳性。在病灶脓液中可形成硫磺状颗粒。将硫磺状颗粒在载玻片上压平镜检时呈菊花状,菌丝末端膨大,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颗粒中央部分菌丝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外围菌丝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牛放线菌为...
放线菌病是一种由麦子芒刺损伤口腔粘膜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牛类,会影响头、颈胸、颌下和舌部等部位。◇ 治疗方案概述 治疗放线菌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通常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慢性感染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 呼吸道症状:当放线菌感染到肺部,牛就开始咳嗽啦,一开始可能只是偶尔干咳几声,病情发展下去,咳嗽会加剧,还伴有气喘。严重时,肺部组织被大范围破坏,牛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鼻孔都使劲扩张,甚至只能张口呼吸。宝子们,要是发现自家牛有这些症状,千万别耽误,赶紧请兽医来诊断治疗,可别让病情恶化。
首先是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牛。坚持尽早发现、尽早隔离处理的原则,及时将患病牛隔离或淘汰,防止其持续不断地排放病原菌,从而污染饲料、饮水、垫料及器械,增加其他健康牛的感染概率。其次,降低内因性感染的机会。放线菌可长期在圈舍环境中生存,且有报道称该菌可存在于健康牛只的口腔和上呼吸道黏膜表面,为条件性...
放线杆菌病为慢性传染病,牛最常见,绵羊及山羊较少,病的特征是头部、皮下及皮下淋巴结呈现有脓疡性的结缔组织肿胀。本病为散发性,很少呈流行性。牛与绵羊可以互相传染,在预防上必须重视。 【病原与流行病学】 病原为牛放线菌(Actinomyces bov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