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满族社会基层行政组织:牛录——八旗制度 满族社会的基层行政组织是牛录。牛录额真以上的各级额真直至贝勒、汗是这个社会的大小统治者。满族入关前,八固山贝勒是满族奴隶主贵族中的特权集团,他们支配着社会上的全部财富,并把绝大部分据为己有。1621年,努尔哈赤下令计丁授田,满洲每丁授田六垧,受田后,“一家衣...
在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将一个牛录扩充到了300个人,在这之后,牛录就一直保持不变,牛录额真就成为了固定的官名。公元1615年,在努尔哈赤决定起兵后不久,为了建立强大的军队队伍,就 将传统的牛录进行改造,形成了最早的八旗 。 清军八旗 八旗制度就和我们现代的军事制度类似,有营、排之类,只不过称呼不同。八旗呢,以...
牛录 牛录制是八旗制度的基础。古代满洲人狩猎,每人出一箭,十个人为一牛录。牛录的汉语直译是大箭的意思。牛录的首领叫牛录额真。额真是“主”的意思,牛录额真就是箭主。顺治年间,相关名称汉化,牛录额真被称为佐领,正四品。通常三百人为一牛录,满洲八旗通常一旗有25牛录。但这个数字不固定,随皇帝高兴。
清王朝的八旗兵制,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牛录”是女真部落中最早的组织形式,起初一个牛录只有十人,后来在努尔哈赤用兵的过程中,利用并发展了牛录。 1601年,努尔哈赤编订了新的社会军事组织: 一牛录扩充为300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五牛录为一“甲喇”,首领称为...
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所以汉语译固山为“旗”,“八旗制度”其实是八固山制度的翻译。牛录的长官叫牛录额真。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là)(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汉语“旗”的意思),首领叫固山...
八旗究竟是什么?八旗制度的直接来源是“牛录额真”,本为女真人出猎开围之际临时设立的“十人之总领”。所谓“牛录”在女真语中为“大箭”,原为女真族人兵农合一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女真民俗壮者皆兵,素无其他徭役,平时多以渔猎为生。每次作战或行猎,女 - 武宗李炎于2
一,八旗制度的由来 八旗制度是清朝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牛录就是“箭”的意思,几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个人出一支箭,就是以家,亲人,屯,寨的方式组织几个人一起打猎。)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成。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以旗统兵”的特色。 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
八旗制度下的军事单位,一个牛录满编大约300人
经典传奇:努尔哈赤把牛录制度,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
牛录制度 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起兵复仇,其始亦不过以一小部落之酋长,称兵聚斗而已:及克图伦,获兵甲,复仇之名著,归附者日众。万历十六年,收栋鄂部长何和哩之族党,而兵威骤加:然仍不过临阵冲锋,受其指挥,固无所谓划一之兵政也。当时有所谓“牛录”者,即女真人出兵校猎时,不计人之多寡,各随族党屯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