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是甘肃灵台的一位历史人物。他既是政界的贵胄。又是文坛的名士。 牛僧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他一生六十九年中经历了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八个皇帝。这正是唐中期以后走向衰亡的历史时期。这时期,皇帝昏庸,宦官弄权,因此,朝臣与宦官的斗争,...
牛僧孺东都就任后,于东城归仁里置筑宅第,将其在淮南任上搜求的嘉木美石,安放在阶庭。又在城南修造别墅,广纳奇石。牛僧孺部属,多有镇守江南者,奇峰异石纷至沓来,一时蔚为大观。 牛僧孺经常与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往来唱和。恰逢部属李...
文前说过,牛僧孺为官十分清廉,不管金银财宝 或是什么稀罕的贵重物品,他都能做到不屑一顾。但使人难以理解的是,唯独对奇石他没有抵抗力。只要有人送给他珍奇的石头,他都会欣然接受。地方官员们知道他爱石成痴的脾性后,纷纷投其所好,四面八方去搜罗奇石送他。天长日长,牛僧孺就有了数目众多的石头了。为了妥...
牛僧孺据此提出,凡事都要遵循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尤其是统治者推行各类政策。再者就是牛僧孺的历史观,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六个字,即“重人事,轻天道”。牛僧孺认为,无论是朝代的兴衰,还是政权的更选,最主要的因素都取决于人,因而他在《讼忠》一文中写道:“支坏非天也,兴衰由人也。”如果主明臣贤,天...
牛僧孺在从政方面的优缺点都十分突出,是个杰出的文学家,对奇石的酷爱开启了品石之风。本文聊聊牛僧孺的故事。 (一)颇有政绩颇有失误 牛僧孺从小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为人精明,协调能力和办事能力强。科考入仕后一路吉星高照,成为了两朝宰相。他为官十分清廉,两朝的时任皇帝都十分信任他,他做出了不少政绩。 唐穆宗...
”而白居易,为了纪念二人的赏石兴趣友情和记载牛僧孺的爱石情愫,白居易特于会昌三年(843)五月题写了著名的《太湖石记》,简明而深刻地阐述了有关藏石赏石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提升了牛僧孺在古代石坛上的影响。鉴于牛僧孺藏石甚多,且多佳作,抽象具象均有,形神兼备,独树一帜,牛僧孺因而被白居易视为唐代的藏...
牛僧孺,字思黯,是隋朝仆射奇章公牛弘的后代。他年幼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勤奋好学,喜欢提问,博览经史典籍,尤其擅长写文章。贞元二十一年,考中进士,开始担任伊阙县尉。元和初年,参加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在策试中成绩优异进入上等,被授予监察御史之职,多次升迁后担任礼部员外郎。 当时宰相李吉甫厌恶他直...
《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牛僧孺撰。原十卷,今本一卷。宋代因避赵匡胤始祖玄朗之讳,改名《幽怪录》。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作者简介 牛僧孺(780~848),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元和三年(808)应贤良方正科...
韩弘当朝时,他的儿子行贿权臣来阻塞别人进言,牛僧孺拒绝了他家的贿赂,因此得到穆宗称赞重用。答案:(1)①都②对。(2)因此就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升任中书侍郎。(3)牛僧孺为官廉洁,受到赞扬。韩弘当朝时,他的儿子行贿权臣来阻塞别人进言,牛僧孺拒绝了他家的贿赂,因此得到穆宗称赞重用。【思路点拨】【参考译文】 ...
牛僧孺的逝世发生在公元848年,不论是功过,都融入历史长河。唐朝政治巨头之争,尽管历经曲折,但正是这些争斗,塑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牛僧孺作为其中一位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饱受诟病,却也是唐朝政治斗争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故事,既是唐代政治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