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拿出一千匹绢、五百端布派中使送到住宅用来帮助料理丧事,追封牛仙客为尚书左丞,谥号贞简。 先前,牛仙客任朔方军使,使姚崇的孙子闳任判官。等到牛主持政事,闳多次迁为侍御史,自称能通鬼道,预知美善与灾祸。牛仙客非常相信迷惑这件事。等到病重时,闳请求为牛祈祷,在牛门下,逼迫牛写下遗书,推荐闳的叔叔尚书...
就在牛仙客去世37年后,公元779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在西去长安六百里的鹑觚县(今灵台)又诞生了一位牛人,他也姓牛,据说与玄宗朝宰相牛仙客是一门同宗。 牛僧孺塑像 相比于牛仙客,这位鹑觚才俊中的后起之秀,应该是大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宰相之一,他是“牛李党争”中牛...
牛仙客是甘肃人,生于唐高宗上元二年(西元675年)。牛仙客少年时候在家乡的官府里担任小吏。当然很多书上认为牛仙客出身贫寒。不过,这个贫寒指的是相对贵族官僚而言,对于自耕农和雇农来说,其实牛仙客家庭条件倒也不差。所以,说到这有必要说一说,想把牛仙客视为真穷人还想共情的,可以省一省了。牛仙客会...
牛仙客《碧流寺》这是唐代诗人牛仙客的一首山水禅意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顿悟,以山寺之僻静到山寺之圆融,说明了自己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任何时候,依靠外在,总是虚弱的表现。只有做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才能悠然自得,享受美好生活。“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一二句是说,一步步...
牛仙客为何能得到傅文静的提携?因为他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傅文静离不开他。牛仙客的不俗表现引起了第二个人注意,此人便是牛仙客的第二个贵人,河西节度使王君㚟。开元九年(721年),46岁的牛仙客又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于得到王君㚟的赏识,他被任命为河西节度判官。判官相当于助理角色,品级虽然...
这位张九龄持反对意见的宰相,名叫牛仙客。在正史上,他被认定为一个奸臣。但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他的生平,我们会发现,他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错误。如果硬要说有什么错误,那就是他不会争斗。在唐高宗李治的治下,公元675年,版图极盛的唐朝迎来了一位名叫牛仙客的新成员。他的父亲曾是唐朝边境地区的刺史,地位不...
牛仙客(675年-742年),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朝宰相。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曾为县中小吏,后为陇右营田使佐吏,历任洮州司马、河西节度判官,成为河西节度使萧嵩的心腹。萧嵩拜相,荐牛仙客为节度留后,后升任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牛仙客改任朔方行军大总管,赐封陇西郡公,后入朝为工部...
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这首诗主要体现了清幽寂静的自然环境、禅意的生活哲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慨。碧流寺的历史悠久,曾经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尽管历史上有过更名和兴衰,但它的基本精神和美丽景色一直被后人所传颂。通过牛仙客的...
在唐朝那会儿,高力士这个大太监对牛仙客的评价可不咋高,他觉得牛仙客那两下子,根本就不是当宰相的料。不过,咱先不说牛仙客到底能不能胜任宰相这个位子,但有件事儿得说清楚,牛仙客原本就是个小官儿出身,后来竟然能一路爬到宰相的位置,这在唐朝,那可真是算是出了个大大的奇迹了。牛仙客原本只是个...
历史的职场智慧:跟对人,小人物大迁升,牛仙客终圆出将入相梦 牛仙客(675-742年),泾州鹑觚(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是泾州刺史牛意仁之子。牛仙客以鹑觚县吏的卑微身份迈入官场,先后出任陇右营田使佐吏、迁洮州司马和河西节度判官,在判官任上成为名臣河西节度使萧嵩心腹,在萧嵩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