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父慈子孝慈子孝友弟 全诗 原文拼音版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关于家庭伦理的核心观念,分别描述了家庭中不同角色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父慈子孝:指的是父亲应当以慈爱之心对待子女,关心他们的成长和教育,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子孝则强调子女应当尊敬和孝顺父母,不仅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在精神上给予关怀和安慰,遵循父母...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出自宋代邵雍《君子饮酒吟》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作者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是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三个短语的含义。 首先是“父慈子孝”。这里的“父慈”指的是父亲对子女的慈爱和关怀,如同春日暖阳,给予子女成长的力量与勇气。而“子孝”则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敬爱,如同...
解析 A.正确 父慈子孝的意思是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兄友弟恭的意思是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我国一直强调“百善孝为先”,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两个成语体现了父母、兄弟之间相亲相爱的家庭伦理关系,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伦理准则。故本题表述正确。
可见,十义是一种积极美好的道德伦理状态和观念,是一种即成的理念,不是彼此互为条件的,而是各自都应该这样做、出于人的本性理当这样做的。这是人类之“福”,所以,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上仁下忠这些基本精神,都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千百年不变。第二,《礼记》中的十义,并无朋友...
《廷尉公训约》记载:“吾族务要恪守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自足见重于世矣。”据此,中国
君义臣忠,乃是上下相怜(关怀,提携),虽有位次而德业(道德和术业)互钦(钦慕),相扶相携,同舟共济,共荷道义,才是君明臣贤之道;父子有亲,乃是慈孝相继,父慈子孝,缺一不可之道;兄友弟恭,乃是长幼有序,礼义相悌之道;夫妇有别,乃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平等相爱,相濡以沫之道;朋友...
材料一 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穆(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干犯长